一起蓋花園

趨勢專家大前研一曾經對日本的農業政策提出建議,捨棄長期補貼與照顧農民,藉由轉型關光來提升農村的收益,再將省下的經費預算于澳洲租下等量的農地來維持不足的糧食供應量。

天方夜譚的一種建議,其實其中隱含着很深的經濟立論與環保概念,畢竟天然資源不富的島國其糧食自給綠本來就不高,而其生產成本卻是高到令人不可思議。反觀台灣何嘗不是這樣,常常看到很多自稱關懷農業、農村的社會團體高調的喊者環保與農村再造等等口號,但其實在農業人口降低的現代化社會裡,不論就經濟面與環保面向來看,提升所謂的糧食自給率或者補貼只會讓原本的生產者更加失望,消費決定這一切,而消費者會不會多花錢在受保護的產品上,其實是回到基本的供需問題,而不是社會責任問題。而這股轉型的企圖與意識是否到達頂點,進而產生新的獲利模式才是各方應該去思考的。


一直以來我以為,消費市場上已經有過多的商品,制造端已經無所不用其極在產品口味、廣告、行銷與包裝上做文章,但我想任何事情都會有個極限,在過度飽和的情況下,繼續在以“產品銷售”為出發點的農產經濟,是必要接受更大的壓力與考驗,回過頭來,我們不妨思考農村存在的價值與其可產生於消費端的獲利模式到底會有怎樣的新發展?


台灣目前有部分人在推廣CSA社區支持型農業,這觀念在台灣算很新也俱有推廣價值,而我確認為以台灣的文化深度來講,這樣的模式是必須被Localize 本土化的,台灣因為地小所以購買食物的方式不若美洲有以每周為單位的採買週期,幾乎都是當天採買當天烹煮,除非有大節日,而更仔細來講台灣有消費能力的族群集中在都會區,而這區域的外食族群是相當龐大的,也因此根本無法去消化因支持而來的食物,因為根本不開伙。


令一種也是台灣最夯的,就是體驗經濟的農莊、休閒農業等模式,這其他大家多多少少都參與過或者吃吃喝喝過,其中也製造出很多的大戶,但嚴格講起來這就是小型的遊樂園,能夠有財力去支撐的是少之又少,而集結成農業休閒區域的方式是個人最認同的,主題式的集結對於消費者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這在宜蘭算是台灣最早的一鄉一特色概念,而我想這一切都是待進化模式,重點就在於:拿什麼出來歡迎光臨!


就旅遊經濟來講,會估算旅客每人每天於某地的單日消費額,進而在其預算內提供相對的服務來達成消費額,如一餐吃多少、門票收益、伴手禮等等,而觀光旅遊服務的提供就勢必要能滿足消費者掏出和包的條件,不然連來都不想來。

或者哪些潛在消費者的設定與對等服務的需求是要被創造與包裝出來的,在環境是農村的條件下,哪些優勢已經存在而哪些弱勢要被提升?這些都是很多官員或者業者在思考的,而我的思考是提升對人與土地的尊重,我想我跟多數人一樣對於吃吃喝喝已經不再感到樂趣,深度的體驗才是我想要的,而這深度不再只是聽聽地方故事,而是一群人來創造一件美好的事物。


打卡,一件每天大概有幾百萬人在做的事情,這是一種社群集結的參與感,Iam here , and Ido something special,我想很多人看懂了,而我的目標是讓很多人來蓋這個花園。只有如此,才有機會創造所謂的流量人潮,而參與者也身兼了創作者與消費者角色,不單只是讓消費者來到觀光地帶花花錢、吃吃喝喝之後走人,而是一種集體的創作,創作的內涵包括農作物的生產、烹煮也包括對景觀的創作,這是一種人的價值提升,消費者自身就是商品與服務的製造者,而這樣的支持對於永續經營的概念才是最好的支撐。



這禮拜我要送一些在我家中的三星蔥給一些北部的朋友,分享就是我最大的快樂與成就,而我想我也想提供更多人來分享自己的創作所帶來的成就感,然後再次得分享給好友們。


他們會獲得很多快樂的,在這同時,更多人會樂於來到這個創作的地方,而我也積極的去尋求更多地方上有可能的支持,每個人心中都有個花園與屬於自己的創作園地。


歡迎光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