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在小時候的記憶是苦差事,而我所經歷過的播種插秧方式大概也代表台灣進步,的一種是人工插秧,先整理出苗圃再將發芽的稻穀洒在上面,待長出20公分的秧苗後,再用片刀將他從田裡切挖起,放置在特製的竹籃,再送稻田裡插秧,而後還有一種播種機,以滾輪方式直接將發芽的稻穀撒入田中,這種方是因為會讓雜草快速生長,且成株的收獲較差而被淘汰,大概在民國70年左右家裡買了一部兩排從日本引進的插秧機(讓人失望的是台灣目前還是沒有辦法製造這種精密的插秧機,怪哉!),讓原本插秧期間整個村子的壯丁與婆婆媽媽集結,互相幫忙輪流替整個村子的田插秧,幾十個人一字排開插秧的很壯觀畫面消失了,機器讓農耕的效率大大地提升,而多餘的人力陸續的前進都市,到現在整個村子的從農人口大概不到10個吧!
|
這種一次可以種八排的插秧機,讓插秧速度超快,但其實因為三星的水田落差大,讓田無法很大塊,相對也限制了插秧的速度,圖中的朱爸是我同學的父親,除了代耕了10甲的農田之外,也有部分農地採有幾種植,這些年來農村的改變與銷售行為的改變,他也創了自己的稻米品牌”月華米“,是一個很有概念的”老農“。 |
|
秧苗就是這樣被捲起來,在上插秧機,黑色的就是培養盆。 |
|
補秧苗的阿伯,機器插完之後有時候會有失誤,需要人工巡視,有缺的再補上去,想想看這意味著得踏上好幾十公里的來回。
|
|
機器種不到的轉角,用人工補上去,這真的是愛在轉角 |
|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這景色很一般。但對我卻是最美的,養活了幾個世代人民的作物就在眼前,我珍惜! |
其實,大隱地區真正參與農耕的單位越來越少,所以也變成集中由少數壯年的鄰居代耕,這工作嚴格說起來是很嚴謹且辛苦的,而大規模的集中耕作也讓這工作的獲利相對是提升的,可惜的是不出十年,這些60歲上下的農夫退休後,這片農地會變成怎樣?很難想像,附近最常看到的狀態就是插著某某仲介的牌子,這其實一個很恐怖的現象,也許很多人都意識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