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果食

這是最後我要開辦的農業公司名稱,在經過兩年多的學習與觀察之後。一個以預購+契作為基礎的水果行銷公司,而在消費的過程中提供消費者更多的參與感與幸福感,嚴格說起來我不是要賣水果,而是售銷一個"過程"。
親眼看到紅潤的蘋果,是不是讓人有衝動親自採摘? 而上面還有滿滿的祝福時,是不是更有幸福感?


雖然不是第一次創業,但我從網路趨勢達人 Mr.Jamie 的文章裡學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認識市場的同時就要開始做行銷。這也就是我去年開始寫「遊耕農」跟經營 遊耕民族粉絲團的原因之一,也試著進一步接觸農場、自然、人文、農業議題相關的團體與社區相關的組織,甚至參與耕作體驗等,試著去理解消費者對農產消費與農村議題的認知,過程中,我體悟到了很多農業產銷的面向,而在近次與基納吉山水蜜桃果醬的創辦聚會上,我更加確定了水果等作物能提供給消費者的遠遠超過作物本身的價值,如同自己的假設願景;農村是個大花園,農作物是一個可以讓消費者產生更多幸福感的商品。




前天,幫堂哥賣出了300斤的文旦,其實心裡很開心,因為我在臉書上貼出一張文旦柚的圖片。跟我下訂單的Sharon 說: 這文旦看起來很漂亮,公司中秋也要送禮給員工,就先預定囉!
我的回應是:您內行的,這一區的文旦真的超好吃,是很多地方官員來買去送禮的。所以,這週我會把"幸福果食卡"掛在文旦樹上,祝福Sharon 萬事如意、健康順利。拍攝完之後再丟回臉書看效應如何!







去年因為文旦的產期太靠近中秋節,所以產生滯銷的狀況,今年文旦果農應該可以放心了,閏年所以產期會提前很多。(颱風不要攪局)圖為上禮拜宜蘭三星堂哥文旦園的果實狀態,希望今年有平穩的收成,老天保佑。
這是我想操作的模式
預定之後掛上"幸福果食卡",讓果農感謝訂購者,並詳盡紀錄果實、果農故事,在回覆給消費者,型態很像是很多稻田會插上某某公司契作,然後發個感謝函。而我想做出來的感覺是讓消費者產生參與感,而這過程就是我要販售的幸福,嚴格說起來水果到處都是,而這差異化是我企圖想建立的產銷型態。

農村社會企業


【故事】
分享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一個在司馬庫斯部落服替代役的年輕人,突發奇想將部落的水蜜桃次級品(撞傷或賣相不佳),做成自己愛吃的水蜜桃果醬,先分送給好友吃後獲得好評,於是開始在學校(服教育替代役)的廚房,開始大量製作並以其在資訊業的工程背景,量化所有的工作流程,然後在去年夏天製作出一千罐的水蜜桃果醬,並取明基那吉山手工水蜜桃果醬粒,並快速的利用社群力量銷售完畢,而更重要的是他以高於市場價格來收購受損的果實,並讓放暑假的學生有個小小的打工機會,今年也在他跟友人的號招下,集結了有心於農村服務的年輕人,參與他成立的農村社會企業。今年他預計要收購更多的受損水蜜桃,目標一萬罐。

基那吉山水蜜桃果醬


【 價值 】
農產品因氣候等不定因素或者人為操作下,在產量與價格上的波動常常是天不如人願,不是失購價過低不然就是高價但缺貨沒東西賣的產銷失衡的現象,價量穩定的供應似乎是多數農業產經專家想克服的,但多年來來是無解,而也許替生產過剩或受損農產開發出新的產品,並透過社群集的購買力產生的新產銷模式是可以稍微解決這問題,這是所謂的「補破網」,因為多數的農民只會種而根本無法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趨勢,而由具有NGO特性的社會企業透過創新的產品開發與行銷手法,彌補且開創出一般企業不想插手的市場區塊。


夏天當季盛產的蓮霧




【世代】
這是個衝撞的世代,很多年輕人滿是憧憬但卻被現實的社會與企業體制挾持,不是乖乖的上班去就是整天白日夢,找不到可以將熱血轉成社會與經濟價值的著力點。而近幾年農村意識抬頭,對於既有的體系充滿叛逆的年輕人似乎也找到一些縫隙可以去將夢想的種子著床。在體制外實踐夢想對這世代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體制內已經變不出新把戲,因為相關經濟面向的掌權或既得利益者,在遊戲規則下即可有相對的報酬,就像無產階級專政一樣,既得利益者是勢必要被革命的,只是方式很溫和。


地瓜是種容易加工的作物




【現實】
農村、農產是一個多面向的議題,如何面對不同農村風氣與不同農產的處理是首先要面臨的問題,越簡單來看待農產的問題越能夠找到有效的作用點,農民單純只想把農作物換成現金,而協助農民的社會企業勢必要思考到這面對產品開發端與市場面的風險,多數想參與農產行銷的團隊最大的問題在於誤解消費者的需求,嚴格說起來目前市面上產品已經太多,農產品開發的問題已經不在產品本身,而在於所提供出來的認同感,而這產品的故事張力是否強大到獲得消費者認同與支撐企業的運作?是值得行銷端去好好思考。

有規模的農作物不容易收購、小農的作物產量不高又不具市場價值


【農村】
價值原點的所在,這是多數人的原鄉,有著多數人的記憶,回歸只是起點,還有很長的鄉間小路去細細品嚐。

Let's  Get Lost  @ Counrty 


幸福消費之水果這樣賣OK嗎?

去員山經過一個蓮霧園看到的畫面,讓我想到一個古怪但好像可行的辦法,讓各地農產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行銷,下圖示果樹的套袋像不像很多景點的祈福布條? 重點在包裝這些套袋,所謂的包裝當然不只是樣式的設計,而是讓消費者透過媒介買套袋,而套上去的水果在採收後就會被寄送到消費這手上的一套行銷機制。
蓮霧套袋
果樹的套袋像不像很多景點的祈福布條?
現在很多地方在推動就是插秧與收割的體驗活動,但效果一定不會很好,因為這種勞力的付出的狀態消費者還是不是那樣樂意投入,因為多數消費者還是杵在花錢買幸福感與成就感的階段,段於時機勞務的付出還是有段距離。

因此,流程可以是這樣:
  1. 在網路上選擇套袋(不同水果有不同的套袋)。
  2. 輸入想寫的祝福話語或者共同認養人,然後網頁輸出套袋的樣式。
  3. 網頁輸出時,呈現套袋於各類瓜果樹上之祈福卡片畫面效果。
  4. 下訂單數量。
  5. 付款。
  6. 時間到通知採果取貨(或宅配)。
夠簡單吧!


米穗開花中,有時也是煩惱這劑的收成或者收成後的銷售。
 當然,事情不會那樣簡單,這機制的要點有兩個,第一提幸福感與參與感給消費者、第二、讓果農能在前期收到訂單與款項。後端屬商業合約,其實相對簡單,而困難的是怎樣讓消費者在各地域的果園遍地開花,而達到幸福消費的效益。所以當消費者下單後的後續才是要點,程序如下:

  1. 與消費者於網頁選取與輸入的同樣式樣與文字內容的套袋依數量交給果農,並執行果實套袋作業。
  2. 拍照回傳於網站並寄送照片給消費者,消費者亦可親身前往果園體驗套袋作業,或與民宿結合當地下單。
  3. 熟成收獲通知與寄送。
  4. 結案。

山苦瓜從花就可以開始賣了,基本上理論是這樣。
 效益分析

  1. 消費者願意多花一點錢給跟自己有感情的商品,有創意的玩法同時有愛農村的實質意義。
  2. 當消費者下單時,直接套袋booking 水果,以套袋數量來作為契作合約的基礎,對通路商與果農都有利。
  3. 前期預收款項已較優之零售價格販售,果農無須擔心產量過多的低價問題。
  4. 通路商無須庫存。
  5. 訂單以信託方式,待消費者完成消費後交易才算成立,避免天災導致農損而有無法出貨問題。
  6. 藉由虛擬的行銷結合在地的觀光價值。

連霧的花苞,準備夏天到來囉。
 當然,事情要執行起來不是這樣,這需要整合三要素:

  1. 農產端接洽確認、水果品質與合約執行方式規劃。
  2. 網站、使用者介面建置與社群機制整合。
  3. 消費內容的幸福與參與感的呈現。


好吃、好看、好幸福的水果不是市場買得到的。
 運用範圍,基本上只要是農產大概都可以用這樣的模式產生預購制度,怎樣在產地與消費者之間產生感情互動連結,應該是農產行銷要去進一步做深入的區塊,市場都買得到的東西不稀奇,發生在我身上的幸福事件才會有掏錢的強烈洞機。

好山好水好無聊,吃吃喝喝走馬看花,也許農業才是最高端的服務業,各自想辦法吧!


回到幸福消費這四個字,畢竟當代是消費過剩的年代,大量生產已經不在是市場的決勝關鍵,在農產品上講究更細膩的行銷包裝手法,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不然,蓮霧始終是蓮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