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土地道歉?




全世界實施有碁最成功的國家是古巴,這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第三世紀國家,其原因來自於美國對其實施禁運導致石油無法輸入,農業無法使用需要大量能源的機械,進而讓古巴境內的農業在迫不得已缺乏合成肥料與化學農藥的情況下,變成所謂的有機農業。嚴格說起來"慣用農法"何罪之有,很多所謂有機的信仰者將其是為罪惡,但卻不知其背後產生的因素,而其因果所產生的卻是所謂依賴能源的"過度消費",也許很多人看到暖化、土壤污染、動植物滅絕的現象,才開始意識到這是寅支卯糧,其背後要付出的代價卻是如此龐大,歸根究底卻是100年前驚為天人發現的"石油"。

也許,這是上帝的笑話,沒有石油就沒有現代化機械的動力或甚至化學合成,科技始終來至於人性,人性卻是貪婪與腐敗的化身,而說穿了,我們有向土地致歉的自覺嗎? 現象永遠是被解析的而不是在一開始就被定義好的,推動有機農業變成慣行農業的方法很簡單,由政府理法禁止不就解決所有事情了嗎? 風行草偃? 理論上是這樣,實際上背後牽扯的龐大利益是阻擾這一切的最大原因,那兩個大石油公司的產物一年市值超過兆,誰敢挑戰? 當民間有志之士推動有機時,政府給你一個大大的門檻"有機認證",就先削掉大多數的農夫,其後生產成本更是讓人望之卻步,然後讓有機的買賣便成某種宗教、慈善或社會團體的行動,其後這些參與者不得不向這些團體靠攏,接著政治那個黑手又偷偷摸摸的摸了進來!

只要你用到石油的相關產物,你就不是有機,頂多是類有機之類的名詞可用,機具、肥料、包裝這些無機的協助工具也許是必要之惡,但也是其最原始的衝突,當然這太嚴苛也不切實際,有機有很多論調,也產生很多迷思,而其中我個人最深沉的察覺是,你對土地的歉意在哪? 那最真誠的意識才是有機的初衷,其他前面文中所提的延伸的種種現象,其所謂的矛盾只不過就是人類內心慾望的展現,慣行農法沒有罪惡,有罪惡的是你過度的需求,還有社會加諸於成就的定義。

種下越多蔬果,越跟這片土地道歉!


且在冬雨備春耕、但求夏風味秋收

一般來說台灣北部的春耕其實是在冬季開始的,而東北季風給宜蘭帶來雨水,也讓農人必須在凜冽的寒冬中展開春耕,耕田在小時後的印象是寂寥的,除了農機的聲響之外,就看到農人一個人駕著鐵牛慢慢駛的在灰色的天空與水田裡,就像詩人說的"蟲鳴山更寂",而孩童時候的我心中知道接下來就是備土撥種的時間,與知道即將過年的心情比較,內心是種矛盾的煎熬,喜的是農曆新年在過2個月就來了,悲的是這一切也是農忙的開端。記得國小四年級開始接替二堂哥當起耕田手的腳色(因為他國中畢業出社會去工作了),諾大的鄉村只聽到"砰砰砰"的柴油引擎聲,繞著圈耕著田。今年回老家,種稻是我想回歸的第二部曲,堂哥順便幫我把老家旁邊的一分地駛一下,我要用手工種"越光米";如果我老媽沒意見的話。

某些角度來說種田絕對是一件白爛的事情,還不如去種花、菜、水果,因為他的經濟價值倹直是低到可憐,這就是重點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實驗,如果我能用這1分地在半年內賺到5萬,那也許有一甲地的人就可以賺50萬了(效益也許會少一點)。而我想表達的是田+人+環境+農產=多大的產值?

直覺上,不就1千兩百斤的稻穀?一斤14元;大概可以賣到一萬五千元,加上人工跟物力結算後倒賠20萬之類的吧! 這也是一個事實,而我所思考的面向,就是不再單把米當做商品來販售,而是以整體的環境+過程變成最後的商品,那就是要建立"過人之處",才有辦法吸引消費者前來!

有多少資源? 一塊地+老農舍+天然環境+小農潮流,大部分鄉村的農民所有的"資源"跟我很類似。也有很多人把農舍改成民宿(這是一個不錯的獲利方式)+體驗(三星蔥有人這樣搞)+餐廳+認購的農作物,現有的資源為基礎在開發出來的商品架構,其實應該已經具備了"獲利"的基本條件,再來就是整合與行銷的問題。

我規劃的步驟如下:

  • 庭院-植物+瓜棚+裝置藝術品
  • 老屋-屋外木造平台步道+油漆
  • 倉庫-改成體驗活動區域+DIY 動手區(清理蔬果+煮食用餐區)
  • 老屋內部-(這部份牽扯到三叔與阿伯的產權問題,日後再處裡)

回宜蘭兩個月大概下雨50天,也讓我的計劃延誤了,當然我是長期要經營這區塊,我的獲利來源當然包含:

  • 住宿(比較遠的規劃)
  • 體驗+美食DIY
  • 農產帶著走
  • 農產認購(長遠)
我還在摸索與思考其中的難度與消費者認知的差距,其中最難的就是包裝這些要素的手法是什麼? 與社區結合的意識形態又是什麼? 在大舉張揚的前期,每一小步都必須是未來小農業的一大步,這是我的期許。嚴格說起來,產業之所以能夠形成有其歷史與潮流背景,除了充分理解現有資源是否有機會整合成能獲利的商品,也必須在適當的時機將其推出,我能做到嗎?

『且在冬雨備春耕、但求夏風味秋收』,在最艱難的環境下,收成也會特別香甜,前提是老天爺的賞臉。

環境產業-行健有機村

官方對於土地與農業政策的方向是乎趕不上民間團體發展的需求,向來以工商業導向的政策很明顯衝擊著台灣本島的環境,其代價之大很明顯高過於經濟成長與國民所得的有形數據。大量的工業用水而超抽地下水、甚至攔截地表水導致農耕漠化、為設立工業區而強奪的優良農地,然而漠視的不只是弱勢的農民,更讓國土與環境永續經營的政策變成鬼扯。
台灣需要一個新的名辭教做"環境產業"。其中包含農業、觀光休閒與原本看是豪無"經濟"價值的環境保護。再這名詞在消費心理形成之前,必須先理解環境產業在各個農業區域應該如何形成,我個人認為有幾個因素要成立:

  • 歷史、建物
  • 地景、地貌
  • 農作、農產
  • 人文、祭典
  • 商店、餐廳
  • ?就這些?
乍看之下不就一般觀光區?!  是的,個人見解裡面,觀光是一個解決方案,只是關什麼光就大有學問。以照目前台灣的觀光旅遊除了天然的自然條件之外,基本上大多是以"湊熱鬧"的形式出現,不論是音樂季、媽祖遶境、博覽會,基本上都是憑空捏造出來的觀光產業,其具備的底層條件是"人文"。或者知名的九份、彰化鹿港老街等則以歷史、建物為基礎條件,新社、華山則以作物+天然環境為基礎條件,我不去細分,但是大概都必須要具備以上多樣的條件下才能形成觀光資源。

對照一般農村除了少數的區域,即使被冠上休閒農業區的很多農產聚落,大多不具備真正的觀光條件,我真的不相信大多數到玉蘭休閒茶葉園區住宿的遊客會帶一、兩斤茶葉走,意思就是"茶"除了因為"山"與"茶園"型成的些微景觀資源之外,其環境產業並未被真正發揮到具"經濟價值",頂多買你兩顆茶葉蛋,不會像日月潭因為有湖可以跑船而"自然"產生遊艇業。仔細推敲,消費力道的強弱在于"商品"被購買時的急迫性,如果急迫性不存在,那自然"花錢"的動能就低落。錢要花在哪裡? 田有什麼好觀光的? 這問題就不要問我了,如果經營者都不知道,那換別的行業吧!

蚯蚓看過嗎? ......................................

"因為有您的購買,行健有機村一年減少農藥100公斤、化學肥料5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50公噸",養了5萬隻的蚯蚓.......。

依我觀察,"小農的故事"並未真正發酵"(也許也不會真的發酵),而被大量的消費者接受,在行銷策略上,目前宰用的策略是有瑕疵的,因為,有些有效的著力點不是目前經營者所採用的。我的觀點,很多數據可以說明很多事情,為什麼要支持"行建有機村"或者其他的有機農業? 因為這些農戶在位消費者建立永續的"天然環境財",這些數據是可以量化成讓消費者"察覺"進而參與購買與消費的動能,有些優勢不能被忽視,而卻在消費報導或行銷上在突顯"弱勢",因為最常看到的報導是"辛苦"、"樂觀".....統一的商品絕對不會說 統一的員工很辛苦,:多多來7-11買我的產品。仔細思考怎樣把乍看部具有觀光資源的"有機田"變成具有觀光價值的"賺錢有機田",也許答案不在"作物上",而是因有機種植而隨之而來的"動物"。

行銷"有機傷品"的品牌策略必須採取更大膽的方式,去讓那些"觀光"要素成立,去聚集更多成功的能量;臺大的彎腰節是不錯開端,但是誰會去管"生產者"那個要賺我錢的人彎不彎腰? 是要消費著花錢來彎腰才對,至於為什麼他們彎腰又要花錢? 

叫農夫多養點蟲,告訴消費者在不來你的小孩就沒有"蟲"可以看了,去突顯有機種植的價值,去把抓"雞母蟲"變成"BABY BOSS"一次要一千元的消費活動,去告訴那些愛寵物比愛父母更多的頂客們,寵物部在原野奔跑會生病的,去告訴使用IPONE簽到的消費者,千簽萬簽少了簽"行健有機村"就是不夠"潮"的人種。

行銷人如果不善於分享喜悅並包裝喜悅,產品一定賣不好,更難過的是這些農村的"細節"跟行銷的相關卻無法被察覺,也許腰彎得不夠?!

當我把主題下為"環境產業",就先說明了對於所處環境的洞悉與優勢的開發,後知後覺是政府的義務,不是產業界人士該有的權利?  在台北買的行健米跟在行建村買的行健米,不只是通路不同,更是產業需要被開發出來的"賺錢"特性。冬天泛舟很冷? 去北海道看雪都不冷? 點子是人想出來的,條件也是可以被開發出來的,與其告訴我很多不可行的先天條件,不如告訴我有哪些可行的點子!

有機農產不只是農產,50甲的有機田可以種出 1萬隻的蝸牛、2萬隻的蚯蚓、5萬隻的蜻蜓、..............少100公斤的農藥............,而這一切只要親愛的消費者"您"多花100塊錢,JUST BUY IT 、JUST GREEN IT ....。

這意味著,如果是我操作行健有機村,我會在米的包裝上標示: 我的米不只餵飽你,也餵飽了8個綠繡眼家庭、100多隻的蜻蜓...還有兩隻點點點..................。

打工換幸福


既然決心要幫幸福草莓園的謝大哥,那我就期許自己能盡全力在沒有多餘的資源下,通盤思考對於一個有機農業的品牌建立與行銷模式,於是把產品的優勢與劣勢做分析之後,整理出幾個目前的有機小農業可以實行的推廣方式:

  • 換工體驗
  • 教育深化
  • 社群串聯
  • 配套銷售
換工體驗
  • 工作內容規劃
    • 因應各種不同的作物與環境須細節規劃當天打工者須完成之勞務與當天可完成之基段工作目標。
    • 勞務內容可規劃成高成就感與高重複性兩種搭配,一方面可滿足部份學員的"速食快感",第二方面,勞務密集的種植等耕作事項則可完成農場本身之施作目標。
    • 領隊須以最高規格要求學員以專業之施作已達深度體驗之效。
  • 勞務報酬物件
    • 需提供以實際工資換算之報酬,如:收成作物、住宿等值之明確物件。
    • 報酬須以合約方式訂定明確之交換方式,以避免日後之糾紛。
  • 成就展示
    • 對於新的農場這部分在推廣上面是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必須很明確的訂出上述兩點要呈現給社群、網路、媒體的重要資訊。
    • 詳細以文字、影音、相片記錄整個打工過程,讓參與者理解到整天工作之成果總覽,並以參與者為出發點,將訊息傳遞出去。
    • 心得交換,參與的學員基本上都是動機強烈的種子,分享彼此對當天的體驗新得可以借以產生向心力;增加對品牌認同來增加日後銷售的力道。
教育深化
  • 由於學員對於有機農耕的認識深淺不一,可先讓學員從慣行農法對作物的施肥與農業噴撒對環境與食用時對人體的衝擊,再強調有機種植的最終目的與為達目標所付出之高額成本。
  • 強化慣行農法所得之廉價作物,並非想像那樣的低廉,而是看不見的巨大環境成本讓全民去買單,相對的有機農業才是對大環境與永續經營的最低消費。
  • 環境有其消化污染物的能力,但慣行農法累積的毒害已超過目前土地能承擔的,消費者必須用實際行動鼓勵友善種植的作物,讓土地與環境得以喘息,以降低其反撲於人類的力道。

社群串聯
  • 邀請參與打工之學員透過社群產生串聯與渲染之效力,例如:標記人名、或者學員自行拍攝之照片。
  • 切勿強迫。
配套銷售
  • 擬定針對學員的銷售優惠方案,與其服務單位之團體購買與參觀採果等之配套。
  • 針對網路預購的優惠需嚴格限制數量與提供較低之價格。
總結
活動的目的是要創造三贏的狀態,有機農業者、消費者與天然環境,在相互作用下產生出的正面意義,不論是有機業者可突破傳統行銷的限制與框架、消費者可獲得寶貴的經驗與純淨的食物而環境更在雙方的努力與認知下得以永續經營,消費意識與環境保護主張的抬頭下,有機更做勢必是最好的農業生產方式,而其與消費者認同之間的差距,則有待更多人的關注與行動,並讓真正的益處讓三方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