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角度來說種田絕對是一件白爛的事情,還不如去種花、菜、水果,因為他的經濟價值倹直是低到可憐,這就是重點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實驗,如果我能用這1分地在半年內賺到5萬,那也許有一甲地的人就可以賺50萬了(效益也許會少一點)。而我想表達的是田+人+環境+農產=多大的產值?
直覺上,不就1千兩百斤的稻穀?一斤14元;大概可以賣到一萬五千元,加上人工跟物力結算後倒賠20萬之類的吧! 這也是一個事實,而我所思考的面向,就是不再單把米當做商品來販售,而是以整體的環境+過程變成最後的商品,那就是要建立"過人之處",才有辦法吸引消費者前來!
有多少資源? 一塊地+老農舍+天然環境+小農潮流,大部分鄉村的農民所有的"資源"跟我很類似。也有很多人把農舍改成民宿(這是一個不錯的獲利方式)+體驗(三星蔥有人這樣搞)+餐廳+認購的農作物,現有的資源為基礎在開發出來的商品架構,其實應該已經具備了"獲利"的基本條件,再來就是整合與行銷的問題。
我規劃的步驟如下:
- 庭院-植物+瓜棚+裝置藝術品
- 老屋-屋外木造平台步道+油漆
- 倉庫-改成體驗活動區域+DIY 動手區(清理蔬果+煮食用餐區)
- 老屋內部-(這部份牽扯到三叔與阿伯的產權問題,日後再處裡)
回宜蘭兩個月大概下雨50天,也讓我的計劃延誤了,當然我是長期要經營這區塊,我的獲利來源當然包含:
我還在摸索與思考其中的難度與消費者認知的差距,其中最難的就是包裝這些要素的手法是什麼? 與社區結合的意識形態又是什麼? 在大舉張揚的前期,每一小步都必須是未來小農業的一大步,這是我的期許。嚴格說起來,產業之所以能夠形成有其歷史與潮流背景,除了充分理解現有資源是否有機會整合成能獲利的商品,也必須在適當的時機將其推出,我能做到嗎?
『且在冬雨備春耕、但求夏風味秋收』,在最艱難的環境下,收成也會特別香甜,前提是老天爺的賞臉。
我們可以做串連,茶+米。
回覆刪除我這一切都還在幻想中...正在萌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