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要一個新的名辭教做"環境產業"。其中包含農業、觀光休閒與原本看是豪無"經濟"價值的環境保護。再這名詞在消費心理形成之前,必須先理解環境產業在各個農業區域應該如何形成,我個人認為有幾個因素要成立:
- 歷史、建物
- 地景、地貌
- 農作、農產
- 人文、祭典
- 商店、餐廳
- ?就這些?
乍看之下不就一般觀光區?! 是的,個人見解裡面,觀光是一個解決方案,只是關什麼光就大有學問。以照目前台灣的觀光旅遊除了天然的自然條件之外,基本上大多是以"湊熱鬧"的形式出現,不論是音樂季、媽祖遶境、博覽會,基本上都是憑空捏造出來的觀光產業,其具備的底層條件是"人文"。或者知名的九份、彰化鹿港老街等則以歷史、建物為基礎條件,新社、華山則以作物+天然環境為基礎條件,我不去細分,但是大概都必須要具備以上多樣的條件下才能形成觀光資源。
對照一般農村除了少數的區域,即使被冠上休閒農業區的很多農產聚落,大多不具備真正的觀光條件,我真的不相信大多數到玉蘭休閒茶葉園區住宿的遊客會帶一、兩斤茶葉走,意思就是"茶"除了因為"山"與"茶園"型成的些微景觀資源之外,其環境產業並未被真正發揮到具"經濟價值",頂多買你兩顆茶葉蛋,不會像日月潭因為有湖可以跑船而"自然"產生遊艇業。仔細推敲,消費力道的強弱在于"商品"被購買時的急迫性,如果急迫性不存在,那自然"花錢"的動能就低落。錢要花在哪裡? 田有什麼好觀光的? 這問題就不要問我了,如果經營者都不知道,那換別的行業吧!
蚯蚓看過嗎? ......................................
"因為有您的購買,行健有機村一年減少農藥100公斤、化學肥料5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50公噸",養了5萬隻的蚯蚓.......。
依我觀察,"小農的故事"並未真正發酵"(也許也不會真的發酵),而被大量的消費者接受,在行銷策略上,目前宰用的策略是有瑕疵的,因為,有些有效的著力點不是目前經營者所採用的。我的觀點,很多數據可以說明很多事情,為什麼要支持"行建有機村"或者其他的有機農業? 因為這些農戶在位消費者建立永續的"天然環境財",這些數據是可以量化成讓消費者"察覺"進而參與購買與消費的動能,有些優勢不能被忽視,而卻在消費報導或行銷上在突顯"弱勢",因為最常看到的報導是"辛苦"、"樂觀".....統一的商品絕對不會說 統一的員工很辛苦,:多多來7-11買我的產品。仔細思考怎樣把乍看部具有觀光資源的"有機田"變成具有觀光價值的"賺錢有機田",也許答案不在"作物上",而是因有機種植而隨之而來的"動物"。
行銷"有機傷品"的品牌策略必須採取更大膽的方式,去讓那些"觀光"要素成立,去聚集更多成功的能量;臺大的彎腰節是不錯開端,但是誰會去管"生產者"那個要賺我錢的人彎不彎腰? 是要消費著花錢來彎腰才對,至於為什麼他們彎腰又要花錢?
叫農夫多養點蟲,告訴消費者在不來你的小孩就沒有"蟲"可以看了,去突顯有機種植的價值,去把抓"雞母蟲"變成"BABY BOSS"一次要一千元的消費活動,去告訴那些愛寵物比愛父母更多的頂客們,寵物部在原野奔跑會生病的,去告訴使用IPONE簽到的消費者,千簽萬簽少了簽"行健有機村"就是不夠"潮"的人種。
行銷人如果不善於分享喜悅並包裝喜悅,產品一定賣不好,更難過的是這些農村的"細節"跟行銷的相關卻無法被察覺,也許腰彎得不夠?!
當我把主題下為"環境產業",就先說明了對於所處環境的洞悉與優勢的開發,後知後覺是政府的義務,不是產業界人士該有的權利? 在台北買的行健米跟在行建村買的行健米,不只是通路不同,更是產業需要被開發出來的"賺錢"特性。冬天泛舟很冷? 去北海道看雪都不冷? 點子是人想出來的,條件也是可以被開發出來的,與其告訴我很多不可行的先天條件,不如告訴我有哪些可行的點子!
有機農產不只是農產,50甲的有機田可以種出 1萬隻的蝸牛、2萬隻的蚯蚓、5萬隻的蜻蜓、..............少100公斤的農藥............,而這一切只要親愛的消費者"您"多花100塊錢,JUST BUY IT 、JUST GREEN IT ....。
這意味著,如果是我操作行健有機村,我會在米的包裝上標示: 我的米不只餵飽你,也餵飽了8個綠繡眼家庭、100多隻的蜻蜓...還有兩隻點點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