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農夫的角度去感受

出身農家的我當然做過很多農事,但是20年前的事情了,耕田、插秧、鋤草、噴農藥、收割、曬稻、扛稻米...。某假日,一個不經意的對話吸引了我對鄉村議題的關注,陸續參加了一些有關鄉村、社區、農業的研討會與課程,開了這個blog紀錄我看到的一些農業議題。但,光說不練非好漢;從整理老家跟田地的念頭開始,我要種田了。上禮拜我跟堂哥拿了幾株草莓就拿起盆栽給他種下去,這禮拜,特地去買了蔥、蕃茄跟兩株葡萄,在老家前面的小空地開起懇來了,回頭體驗耕作的感受,不然講太多不免流於空談。

這半荒廢的小花園"植物"還真的挺多的,看到兩隻蜥蜴(石龍子之類的)爬蟲類,蟋蟀、蝸牛、蚯蚓,我想沒有人的地方就是動物的天堂吧。
在除草的過程中才知道小小的區域內有著豐富的"物種",所以才說要貼近土地才能體悟土地的真理,很多細微的微型小生態就在腳下。剛好,抓到兩隻正在交配的蝸牛,老弟說這是原生種,跟常見的非洲大蝸牛不同,地上還有很多蝸牛蛋,能說聲對不起"打擾了",將他們一到一旁去Happy。因為這是原本老家的花園,有些花草比我年紀還大,所以我就不想移除了,原本老母不知道哪弄來的火龍果(我認為是不是很好的植物,會亂攀藤)就被我一併移除,經過兩小時奮戰,大概整理出"一坪"了.....真的太感動,效率不是這次的目的,慢慢來....,附註.可減重1公斤。

特地去種苗市場買進了白蔥苗、"黃金蕃茄"苗跟"葡萄",因為女兒愛吃所以就想到這些作物,老闆問我要不要買10株,當下有想到是不是要自己釀葡萄酒還是高粱比較合我胃?...威...不要鬧了。

雖然我預計這批的作物不會有太好的收成,但是總是一個開始,已經預約了很多"客戶",還是要稍微認真一點。在我認真種植的過程中,堂哥在一旁指導我,說:草莓的葉子要剪掉,所以白色塑膠布內的草莓株才看不到葉子啦! 鄰居退休的大哥跟兒子騎腳踏車經過,也跟我分享一些他種菜的經驗,但是,真正在附近田裡工作的農夫都不理我。
草莓區的左邊慢慢的被我整理出另一塊,準備要種"三星蔥"的菜圃,很明顯石頭很多,讓我想到這邊的地名"大埔",百年前開墾這河床的先人一定搬過更多更大的石頭,我邊撿邊想著......."辛苦"兩個字。前天老弟幫我把桂花樹修剪了一 下,我也移開原本兩棵變葉木,花園馬上變成標準的菜園。幸好我媽不在,不然我又會被罵"變無蚊"(台語)。李小姐也有幫忙搬石頭跟負責拍攝以及適時提供茶水與香菸。

最後鋪上稻殼跟稻草,聽說可以防止長草。雖然不太整齊,但也是一番苦功阿!話說,三星蔥一斤產地價格80元,這應該可以長出個壹百斤吧,我快噱海了!暗爽。我伯母要看到我偷他們家的稻草,這禮拜應該會來找我訓話一番,這是題外話(每個家族都要有些故事,不是嗎?)。

蕃茄我分成四個地方種,因為不知道32株其實很多,救命ㄚ!右圖是種在庭院竹圍前的水溝旁,鄰居的叔叔還跟我訓話,說"草根石頭不要任意丟在水溝,會堵住排水造成其他農人的不便,That's Right! 互助合作是農村一貫生存的模式,基本原則還是要遵守。

至於葡萄苗則因為時間關係沒辦法種下去,先把它放在倉庫旁邊下禮拜等架好葡萄藤架再種下去(有人要來幫我架,真是佛心來的,收成時多送她兩顆葡萄,哇哈哈)。
以上結論,肌肉酸痛+手長水泡+心滿意足。農夫真的不是人幹的................................................。


仰山文化有機新宜蘭研討會後感-有機事業不能無機思考

星期五特地去參加由仰山文化基金會舉辦的有機新宜蘭研討會,與會的除了基金會董事長游錫堃之外,也邀請很多農業、社區與建築專長的學者;有些還擔任過國家級的行政幕僚,而宜蘭各界參加的也非常踴躍,我想有機與社區營造是被地方人士所認同與接受的,而有機的定義範疇很顯然超過我原本的理解,很高興參加這次的研討會。

我想,以環境來說,有機是對於土地、生態的回歸,大地與自然運作一切原有其規律與循環,人類必須以此為依歸,不然大地將以人力無法承擔的力道反撲。對農業而言,依期定義生產所需之農作物,以減少對土壤的衝擊。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難度異常高的觀念,在商業的運作下,有機農牧產品變成健康、時尚的商品,通過有機驗證的商品就是保健與優質的代言,也就是說大多數台灣人著眼的還是以個人為出發點的有機意識,而非大環境的有機共識。

與會的很多是經營有機作物的當地農戶(大多數),而他們切入這議題的角度有三個,一、希望轉型成較具經濟價值的農業型態,二、單一農戶與其他非有機的農戶污染問題,三、參與有機耕作後的農產品怎樣行銷。也就是說在農戶的意識型態上,經濟還是第一考量,而能夠吸引更多有機人口的參予也勢必要面臨"有機商品化"的課題。

有機的作物最大的定義在於"環境",而非作物本身、那大環境無法合的同時;除非是封閉的環境系統,否則一定會有互相干擾的問題,根本解決之道是在於大面積的投入,而以目前台灣的農地與耕作人口來看,很多零星(非單一擁有土地)的農地勢必要使用租賃或者代耕方式來產生團塊式大面積耕作。依我對三星地區的了解,除了(堅守崗位)的老農之外,其他大多數都是給親戚或鄰居代耕,慢慢也形成了大規模的種植,這情形會越來越多,也意味著取地集中農地使用權的趨勢會更快。然而,這趨勢所延伸的問題便是人力,而問題又丟回到"經濟面"。

就如同我其他文章表達的"Money Talks",沒有人願意作賠錢的生意,以潮流來說,現代商業其實提供很好的解決方法,而這方法很可惜沒有在研討會裡被詳細討論,也許,基金會本身不能操作商業,但嚴格說起來,理念與現實並沒有太大的衝突,因為不管是不是有機的生意,只要會賺錢的一定有人會投入,所以,看到錢景絕對是最大的動力。

仰山提出一個有機村的概念,值得肯定,但其執行卻也是基金會挑戰的重點,個人覺得難度與解決方案如下:
挑戰一
社區營造其實是點狀,而農地是塊狀,社區居民投入的資源從人變成了賴以維生的土地,整合這些農夫投入,依現狀來看誘因很明顯是不足的,如何吸引更多農戶投入?

研討會上提到,保證收購價格或補助其轉型期的虧損或者政策性採購,除官方的政策要實施不是短期內辦得到的之外,由於有機作物的成本相對高於一般作物,對於公部門的採購壓力而言,除示範作用之外,要來消化這些作物根本不可行。

我的看法:

  1. 既成有機農戶的強化推廣,讓其他人看見有利可圖,勢必會吸引其他人跟進,依照台灣人一窩風的性格,當鄰居賺大錢的狀態被獲知,其他人無不跟進了理由。
  2. 既然資金與經濟壓力是投入有機市場的門檻,那對於商品的品牌與行銷絕對是基金會可以插手的,透過資源整合可以被創造出來的如同企業認購等模式,似乎是個可以暫時使用的方式,一來可以讓農家資金獲得補充、二來產生的知名度對於往後銷售是有絕對的幫助。
  3. 透過大型商務平台合作,以專區型態推廣,搭配商品來源區的觀光季活動,讓未參與農戶產生急迫感。


挑戰二
商品多樣性規劃,依傳統農村來說大多數以稻米為主要作物,單一聚落的能生產的"商品"便顯得太過薄弱,以三星鄉為例,除了蔥、銀柳、高接梨之外(這算是很多樣了,相對於其他鄉鎮來說),其他能夠吸引消費的誘因必須被建立。

我的看法:
商品不能只是產品本身,附加於其上"消費心理",才是需要被建立"商品素質",意象的渲染式商品行銷的潮流,因此消費者情感的滿足才是讓消費者掏出錢的主因,在食材消化最多的餐廳、加工商品(點)的推廣上,基金會是有著力點的。(很多餐廳都會以產地標榜自己的食材,如現在很多星級飯店以有機作物為食材,這是可以繼續被推廣的)。

受眾(消費者)對於有機的概念尚未成型,借重流行明星光環的加持,可加快趨勢的推廣。影視產業在推廣地方觀光與特產的效應已經被證實成立,加上創意的形象包裝下,受眾在落後恐懼的意識形態下,自然接受有機商品。


消費有機商品或過著有機生活的人,是否能操作為最時尚的人?如同人生沒參加過一次海洋音樂祭會被笑、沒拿Smartphone會被笑落伍。這些意象是可以被操做出來的。

挑戰三
一般有機作物的通路與產品特性,除非與大型量販或企業簽約契作,否則銷售通路限制嚴格。

我的解決三
有規模或者已經投入多時的有機農場,尋求大型量販(南澳的合作社已有人結合當地量販店)的上架,銷售量上我不知道,但起碼這是個起點。

一般小農必須以宅配方式進到消費者手上,需降低物流成本,以提高商品競爭力。基金會要下手有機市區的營造,解決商品流通是一個最先要被考慮的問題,不能讓參與者喝西北風。
因此與物流業者締結合作關係,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方式。

理論上,以市集為出發點,是不錯的起點方式,目的是集結商品與人氣,進而發展成品牌也是一條路,市集的經營者是該企圖要這樣做的,當然,有些市集的理念是以地產地銷的方式在經營,那消費者的群組數是必須要可以支撐市集的,那市集建立的地方勢必就是一個重要的參數。

另話)
依我看代所謂市集的形成,主題是很需要被確認的,以我看宜蘭地區有幾個自然形成的市集,天送埤的卜肉市集(因為卜肉有名),其原先是清水地熱的買鴨蛋中途站與村落形成的小市場,但近日因"觀光客"形成了假日商圈,仁山苗圃、大進村,這幾個地方都因為"特色觀光"而自然形成觀光市集,廣興(長宏加油站)的省道上,近日也形成一個假日的"過路市集",台灣地方的某些人文特性,如果有被細心觀察過,會讓經營者更容易貼近消費者。

思考方向往往決定了一個"事業"的成敗。

結語,眾人之事叫政治,眾人為有機努力之事,叫做有機政治學,有機農夫(友善農業)賣商品之事,叫做有機行銷學,不適用於其他商品的範疇,有機就要有機的思考。

告訴消費者有機的生產成本是最低的,雖然傳統的生產看似便宜,但其實要付出的環境成本是遠遠高過想像的,教育消費者有很多方式,我看,大多數的有機生產與行銷者,還陷在無機的框架裡(也許當下的我也還是)。所以,稍早,我種下了蔥跟蕃茄,試著成為生產者,種下作物那一瞬間的成就,與貼近土壤的快感.......,我將酸痛的訊息發布在facebook,過了10分鐘我的第一張訂單就出現了,"養活你的好朋友,也養活你自己"。

作物與土地不會跟消費者有情感的連結,有連結的是人的感動,人可以編織幸福典故、創造被認同的品牌,舊時代的農夫不會說故事;或故事太雷同又被濫用,也因此失去市場的獨創性,舉個例子: 某某高科技的職員放棄百萬年薪,亦然的回到老家開創!@#$%^&、耕作N年的老農、唐山過台灣、客家硬頸、回歸傳統.......是不是很相似?

當然,大多時間我以行銷人的角度看待有機的事務,有很多地方的困難與現實我沒特別去切入,人文、環境、土地.......加入這些議題的關懷其實可以更輕鬆一點,有機事業有其優勢只是還沒被深入利用。


















有機農業的下一步

最近常常閱讀與瀏覽很多有機農業的網站與報導,常常看到以下幾個關鍵字: 高學歷回鄉、永續經營、關懷土地、無毒、友善、防癌等.....。看了之後覺得對於這些有心在有機農業上努力的農夫們有點擔心,畢竟買賣就是商業,這些議題嚴格說起來能夠勾起消費者意識的動能太過薄弱,就算官方與民間在大力推廣,但卻不是藍海;也看到有機農業自己削價的自相殘殺、也看到榖東這個原本有精神領袖意涵的腳色淡出。故事可被塑造成一時新聞點,但背後逤能產生的消費動能,其實目前還是沒有看到效應,也許還要先進們的努力與革命才會有更多的族群進入這市場,但,其中所有的先烈開墾的路都看不到一個東西,叫做包裝。

以這些議題包裝的產品沒有辦法引起大量的共鳴,以行銷人的角度來看目前市面上的產品,大多還是等待、再等待,以小市集作為群聚效應的起點,而這些市集的發起人(組織),很明顯也還沒真正進入行銷的核心價值。就市場通路面來說,傳統果菜市場、大型量販超市、便利超商,這些所謂的有效通路根本切不進去,因此商品流通只能靠網路、實體小市集,但各自規模不大無法產生有效的商品流通,只能靠著零星的口碑傳遞。統一生機、永豐餘這兩家上市公司投入有機農產產銷恐怕就把台灣市場吃一半了。

唯一有機會的只有結合地方社區特色、體驗觀光作為跟這些大型企業一搏的機會,別無他法,不然只能被收編或者眼睜睜看他藉由大家開創出來的鄉間小路被鋪上他們柏油跟汽車。而這其中的整合就變得異常奧妙,如果資金充裕,當然可以霸王硬上弓,架構出跟這兩家一樣的生產、行銷、配送規模,否則,就等著被吃豆腐。

先看一下統一企業花了多少心思在鋪路,Lohas 、簡單生活節等主題都早在10年前就在他們的規劃下便成具有商業價值的標的,姑且看捧紅的明星就知道;陳綺貞、盧廣仲等等,如果不知道這些企業財團在搞什麼鬼,那現在你大概可以知道這背後的商機是怎樣被建立的吧?! 回過頭來看這些小型有機農戶,在沒搞清楚之前熱血的推廣,搞清楚之後大多會被收歸這兩家旗下,在來就剩下幾乎沒有商業價值的"小農"了。政府推廣、民間被洗腦接受,先被"認證"機構吃小豆腐,在來就被財團收割,這是某種台灣之光吧!

行健有機村,是我認為最有機會成為品牌的有機合作社,雖然起步比較晚,如果整合的人有遠見,對在地的溝通進而產生的行銷意識,是會有機會進入市場的,前提是,目前這樣的行銷包裝還差很遠,目前我只看到零星的報導,沒有跨界的視野是挺可惜,扮個有機烏茲塔克也許有機會,再把品牌知名度擴大。進而、成為台灣有機的第一品牌。依造台灣人的消費意識,這是一種很低俗的作法,但是,絕對有效。

中秋

以往宜蘭地區是一年二獲的稻米產區,現在因休耕政策,大部分都只種植一季,然後第二季灑上豆青改良土質,在來年當作有機肥料,中秋期間剛好是大多數農地將豆青犁掉的時間。這是一項很棒的措施,讓農地得以修生養息,避免土壤酸化導致的欠收。 圖中是七十多歲的伯父正用改裝的耕耘機犁田,這台機器大概25年了,我國小4年級也曾經用他犁過家裡的田,這畫面讓我回想到童年的某些時光,耕田、播種、插秧、鋤草、施肥、割稻、曬榖.....好多回憶。印象中,曾駕馭這這台鐵牛一邊高歌,還被鄰居當作瘋子,印象中,我因為操控不當讓它跑到田埂掉到另一渠田。
也許該思考的不是農田的本身,而是農夫在凋零中,這些奉獻給台灣過往的人已經隨時代消失中,沒有光環、沒有財富,只有傻傻的做,因為他們相信天地、相信肯動就有收穫,左圖的農地正好在我家正前方,是國小同學的田;最近被某財團給買走,因為我們這一代已經沒有人從事農業了,真的沒有了,我想我會是第一個回去的。

幫我家耕作的鄰居叔叔代耕的33甲地,雖然最近得到很多農業大獎,但是都60歲上下,也聽說無法做那麼大面積的稻田了,我想我應該先跟他學種田,如果他願意。這趟回去老家,除了烤肉之外,也拜訪幾個老鄰居,去了解一下現在大飲地區的農地耕作狀態,好像在幾年前也有有機農耕班,但是效果不好,我想還是老問題;驗證太貴,卻無法有相對應的收成價格,加上有機勢必要以大區域來實施,否則農藥、肥料的汙染是無法隔絕的。所以,官方推動一直都很不順遂,而有心往有機發展只好加入隔壁的行建有機村,雖然是不同村莊,但是這就是現實,賣永遠比種植還要重要,這是一種農村長久以來無解的狀態,而也是我要去解決的問題。做了就知道。


屋旁的竹筍竹竹筍,雖然是秋天但是還是一樣好吃,對於蔬菜只要是自己種的都有種特殊的情感風味,不需要太好的廚藝,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也許就是這道理。當然休假的這幾天,圖片中的主角也就陸續進到我的胃裡了。老母說: 你要種那就要先揪到人家買你的菜,這是重點,等待我規劃完成後,這是必然要面對的行銷課題,而這規模絕對不是只有這樣。接下來,我要去推廣我的解決方案給村民接受,可能沒人理我,但是我做我該做的事情,感動是一切的開端,不論是我被感動而做,還是被我感動而參與。



秋葵跟川七 ,只有好吃,這些都在我的種植計畫內,因為都是我偏愛的食物。我想除了蔥、蒜還有冬季的高麗菜、大白菜、同蒿、芥菜、蘿蔔、香菜,地瓜、冬瓜這些屬夏天的瓜果類蔬菜也是很重要的,現在我想不起來還有什麼可以種植,不過少說也有50-60種蔬菜的知事,是我要先去學習的。還有玉米,是我的女人愛吃的、花生是我愛吃的,多一點...,愛吃啥就種啥,芹菜、過貓、龍鬚菜、南瓜、筊白筍。YA....越想越開心。











我看合樸農業市集

合樸農業市集,這是一個很不錯的網站,由學者建立的有機農業社群,提供很多台中當地的有機農業一個交流與推廣的園地,裡面有很多第一手的農業與社區營造報導,算是台灣目前在這塊比較具規模的半官學組織。

認同是一切的開端,這是一種社會群體的女王蜂效應,而領頭羊帶領的方式向就是這群羊而要走的路,某成程度上這是一種半無意識的群聚,種田的不懂市場、懂市場的也不可能去種田,而領頭的大多具有半官方色彩的學界人士,而學界也許懂議題、懂現象、懂很多,但是卻不太懂市場與商品價值的定義,而懂這塊的商人無利可圖是不會介入的,也導致這些辛苦鄉耕耘跟推廣有機概念的先進,自掏腰包的努力奔走;找地方單位配合、找公司認購,而問題好像還是無法解決。在合樸的一篇文章裡讀到"有機的未來",是明確點出問題,但是,解決方案是?

慢慢的各地出現很多市集,除了大拜拜的效應之外,實在看不出有任何誠意解決這些"小"農的困境,而有能力辦市集的領頭羊其實只是製造問題而已,充其量就是逛街的人剛好看到去湊湊熱鬧,小農回家後要面對的問題還是不動如山。

不論什麼商品,只要是買賣,回歸的就是市場,而市場機制著重的就是需求滿足,很顯然台灣有心在推廣這塊的人還沒辦法通盤的理解,因為以社會工作者的焦度切入,而唯一能提供的就是"關懷",尚欠缺的對於商品化的認知,在於商品結構的研判與包裝上跟市場認知相去甚遠,也許,大家還在摸索著。

這還不是一塊大餅,也許麥已經種下去了,收割、輾麥在做成大餅的時間也許還沒來到,感謝這些先進起的頭,而我懷疑當商人嗅覺到這商機時,這些領頭羊變成出賣小農的幫兇還是真的替小農殺出一條血路,還是有待觀察。

市場是無情的大海,有情人要跨越兇猛的潮流,除了那勇氣與毅力之外,一艘小帆船可以獲得掌聲,達得了彼岸時也許也傷痕累累,摩西如果不知道紅海的潮水何時會退,那猶太人不可能到達迦南地。

領頭的人抓到要訣了嗎?

農村是個大公園



前幾天在思考的重點是農村給的印象是什麼? 正面的印象是:傳統、純樸、安靜、悠閒、善良、無為,而這些主題好像有都 是目前在行銷農村與社區的幾個大框架,然後再挑出來作個別呼應。今天,在臉書上跟學生聊到我要在我的田裡做一個跟傳統農村景觀都沒關連的裝置藝術,一台迫降的飛碟,這出發點我是想表達出,除了用創意來讓農村獲得關注之外,其他的作法都是大同小異;勾起了同情、疼惜、關愛等等...無關緊要的包裝題材,很顯然是無法讓特殊社會企業或團體來成就事業,頂多就是放放煙火。

農村是個大公園,怎樣的公園? 除了可以讓人體驗種菜、割稻、玩玩泥巴、烤蕃薯、看看螢火蟲或其他的DIY的體驗之外,還有什麼? 講真的,還真的沒了。

因為農村不夠好玩,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得天獨厚的山水景觀,有楓葉、櫻花、下雪、溫泉、白沙灘或大樹等被視為是美景的天然環境,也就是因為沒這些條件才變成農田,不然早就變成觀光區了。所以,怎樣的元素是可以裝置在農村裡? 結合上一段的內容,進而讓消費者喜歡來往農村、喜歡針對特定區域產生消費行為?

先思考一下難度在哪?如果以小單位的自營農夫可能簡單很多,因為資源整合顯然是容易多了,而以社區為單位的營造計畫,顯然是無法快速整合,不論是理念認同、執行的衝突、利益的糾葛都是勢必要面對的。而真的能夠以深度的吸引消費者注意的社區營造會是怎樣?


吸引目光 > 聚焦 > 認同 > 跟隨 > 忠誠 > 口碑 ,這是行銷廣告的通則,於是,我要這樣開始!


消費者來到此地,要看、要摸、要吃、要買、要拍、要驚喜、要幸福、要...........把農村的菜訂購回去。這主題要再深入了解裝置藝術的相關資訊。

無論如何要突破傳統農村的刻板印象,絕對是第一要務,而且要突破得剛剛好,迷宮、解謎的大地遊戲可以融進來嗎?加入GPS地圖的尋寶解謎遊戲,可以玩嗎? 玩過一變等於逛過整個農村的菜園,搭配APP也許可以玩出不一樣的農村體驗。

每個裝置藝術搭搭配著標的菜園,並提供一組Password,再App內輸入後進入問題,解答完後提供下一個資訊點的位置提示,依序解答完畢可獲得獎品。左邊是示意圖,以十個點來說,每個菜園都可以被走過一遍,題目設定跟菜園有關係,除提高遊客的參與感之外也順便行銷自家菜園,也許是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