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以往宜蘭地區是一年二獲的稻米產區,現在因休耕政策,大部分都只種植一季,然後第二季灑上豆青改良土質,在來年當作有機肥料,中秋期間剛好是大多數農地將豆青犁掉的時間。這是一項很棒的措施,讓農地得以修生養息,避免土壤酸化導致的欠收。 圖中是七十多歲的伯父正用改裝的耕耘機犁田,這台機器大概25年了,我國小4年級也曾經用他犁過家裡的田,這畫面讓我回想到童年的某些時光,耕田、播種、插秧、鋤草、施肥、割稻、曬榖.....好多回憶。印象中,曾駕馭這這台鐵牛一邊高歌,還被鄰居當作瘋子,印象中,我因為操控不當讓它跑到田埂掉到另一渠田。
也許該思考的不是農田的本身,而是農夫在凋零中,這些奉獻給台灣過往的人已經隨時代消失中,沒有光環、沒有財富,只有傻傻的做,因為他們相信天地、相信肯動就有收穫,左圖的農地正好在我家正前方,是國小同學的田;最近被某財團給買走,因為我們這一代已經沒有人從事農業了,真的沒有了,我想我會是第一個回去的。

幫我家耕作的鄰居叔叔代耕的33甲地,雖然最近得到很多農業大獎,但是都60歲上下,也聽說無法做那麼大面積的稻田了,我想我應該先跟他學種田,如果他願意。這趟回去老家,除了烤肉之外,也拜訪幾個老鄰居,去了解一下現在大飲地區的農地耕作狀態,好像在幾年前也有有機農耕班,但是效果不好,我想還是老問題;驗證太貴,卻無法有相對應的收成價格,加上有機勢必要以大區域來實施,否則農藥、肥料的汙染是無法隔絕的。所以,官方推動一直都很不順遂,而有心往有機發展只好加入隔壁的行建有機村,雖然是不同村莊,但是這就是現實,賣永遠比種植還要重要,這是一種農村長久以來無解的狀態,而也是我要去解決的問題。做了就知道。


屋旁的竹筍竹竹筍,雖然是秋天但是還是一樣好吃,對於蔬菜只要是自己種的都有種特殊的情感風味,不需要太好的廚藝,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也許就是這道理。當然休假的這幾天,圖片中的主角也就陸續進到我的胃裡了。老母說: 你要種那就要先揪到人家買你的菜,這是重點,等待我規劃完成後,這是必然要面對的行銷課題,而這規模絕對不是只有這樣。接下來,我要去推廣我的解決方案給村民接受,可能沒人理我,但是我做我該做的事情,感動是一切的開端,不論是我被感動而做,還是被我感動而參與。



秋葵跟川七 ,只有好吃,這些都在我的種植計畫內,因為都是我偏愛的食物。我想除了蔥、蒜還有冬季的高麗菜、大白菜、同蒿、芥菜、蘿蔔、香菜,地瓜、冬瓜這些屬夏天的瓜果類蔬菜也是很重要的,現在我想不起來還有什麼可以種植,不過少說也有50-60種蔬菜的知事,是我要先去學習的。還有玉米,是我的女人愛吃的、花生是我愛吃的,多一點...,愛吃啥就種啥,芹菜、過貓、龍鬚菜、南瓜、筊白筍。YA....越想越開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