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以環境來說,有機是對於土地、生態的回歸,大地與自然運作一切原有其規律與循環,人類必須以此為依歸,不然大地將以人力無法承擔的力道反撲。對農業而言,依期定義生產所需之農作物,以減少對土壤的衝擊。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難度異常高的觀念,在商業的運作下,有機農牧產品變成健康、時尚的商品,通過有機驗證的商品就是保健與優質的代言,也就是說大多數台灣人著眼的還是以個人為出發點的有機意識,而非大環境的有機共識。
與會的很多是經營有機作物的當地農戶(大多數),而他們切入這議題的角度有三個,一、希望轉型成較具經濟價值的農業型態,二、單一農戶與其他非有機的農戶污染問題,三、參與有機耕作後的農產品怎樣行銷。也就是說在農戶的意識型態上,經濟還是第一考量,而能夠吸引更多有機人口的參予也勢必要面臨"有機商品化"的課題。
有機的作物最大的定義在於"環境",而非作物本身、那大環境無法合的同時;除非是封閉的環境系統,否則一定會有互相干擾的問題,根本解決之道是在於大面積的投入,而以目前台灣的農地與耕作人口來看,很多零星(非單一擁有土地)的農地勢必要使用租賃或者代耕方式來產生團塊式大面積耕作。依我對三星地區的了解,除了(堅守崗位)的老農之外,其他大多數都是給親戚或鄰居代耕,慢慢也形成了大規模的種植,這情形會越來越多,也意味著取地集中農地使用權的趨勢會更快。然而,這趨勢所延伸的問題便是人力,而問題又丟回到"經濟面"。
就如同我其他文章表達的"Money Talks",沒有人願意作賠錢的生意,以潮流來說,現代商業其實提供很好的解決方法,而這方法很可惜沒有在研討會裡被詳細討論,也許,基金會本身不能操作商業,但嚴格說起來,理念與現實並沒有太大的衝突,因為不管是不是有機的生意,只要會賺錢的一定有人會投入,所以,看到錢景絕對是最大的動力。
仰山提出一個有機村的概念,值得肯定,但其執行卻也是基金會挑戰的重點,個人覺得難度與解決方案如下:
挑戰一
社區營造其實是點狀,而農地是塊狀,社區居民投入的資源從人變成了賴以維生的土地,整合這些農夫投入,依現狀來看誘因很明顯是不足的,如何吸引更多農戶投入?
:
研討會上提到,保證收購價格或補助其轉型期的虧損或者政策性採購,除官方的政策要實施不是短期內辦得到的之外,由於有機作物的成本相對高於一般作物,對於公部門的採購壓力而言,除示範作用之外,要來消化這些作物根本不可行。
我的看法:
- 既成有機農戶的強化推廣,讓其他人看見有利可圖,勢必會吸引其他人跟進,依照台灣人一窩風的性格,當鄰居賺大錢的狀態被獲知,其他人無不跟進了理由。
- 既然資金與經濟壓力是投入有機市場的門檻,那對於商品的品牌與行銷絕對是基金會可以插手的,透過資源整合可以被創造出來的如同企業認購等模式,似乎是個可以暫時使用的方式,一來可以讓農家資金獲得補充、二來產生的知名度對於往後銷售是有絕對的幫助。
- 透過大型商務平台合作,以專區型態推廣,搭配商品來源區的觀光季活動,讓未參與農戶產生急迫感。
挑戰二
商品多樣性規劃,依傳統農村來說大多數以稻米為主要作物,單一聚落的能生產的"商品"便顯得太過薄弱,以三星鄉為例,除了蔥、銀柳、高接梨之外(這算是很多樣了,相對於其他鄉鎮來說),其他能夠吸引消費的誘因必須被建立。
我的看法:
商品不能只是產品本身,附加於其上"消費心理",才是需要被建立"商品素質",意象的渲染式商品行銷的潮流,因此消費者情感的滿足才是讓消費者掏出錢的主因,在食材消化最多的餐廳、加工商品(點)的推廣上,基金會是有著力點的。(很多餐廳都會以產地標榜自己的食材,如現在很多星級飯店以有機作物為食材,這是可以繼續被推廣的)。
受眾(消費者)對於有機的概念尚未成型,借重流行明星光環的加持,可加快趨勢的推廣。影視產業在推廣地方觀光與特產的效應已經被證實成立,加上創意的形象包裝下,受眾在落後恐懼的意識形態下,自然接受有機商品。
消費有機商品或過著有機生活的人,是否能操作為最時尚的人?如同人生沒參加過一次海洋音樂祭會被笑、沒拿Smartphone會被笑落伍。這些意象是可以被操做出來的。
挑戰三
一般有機作物的通路與產品特性,除非與大型量販或企業簽約契作,否則銷售通路限制嚴格。
我的解決三
有規模或者已經投入多時的有機農場,尋求大型量販(南澳的合作社已有人結合當地量販店)的上架,銷售量上我不知道,但起碼這是個起點。
一般小農必須以宅配方式進到消費者手上,需降低物流成本,以提高商品競爭力。基金會要下手有機市區的營造,解決商品流通是一個最先要被考慮的問題,不能讓參與者喝西北風。
因此與物流業者締結合作關係,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方式。
理論上,以市集為出發點,是不錯的起點方式,目的是集結商品與人氣,進而發展成品牌也是一條路,市集的經營者是該企圖要這樣做的,當然,有些市集的理念是以地產地銷的方式在經營,那消費者的群組數是必須要可以支撐市集的,那市集建立的地方勢必就是一個重要的參數。
另話)
依我看代所謂市集的形成,主題是很需要被確認的,以我看宜蘭地區有幾個自然形成的市集,天送埤的卜肉市集(因為卜肉有名),其原先是清水地熱的買鴨蛋中途站與村落形成的小市場,但近日因"觀光客"形成了假日商圈,仁山苗圃、大進村,這幾個地方都因為"特色觀光"而自然形成觀光市集,廣興(長宏加油站)的省道上,近日也形成一個假日的"過路市集",台灣地方的某些人文特性,如果有被細心觀察過,會讓經營者更容易貼近消費者。
思考方向往往決定了一個"事業"的成敗。
結語,眾人之事叫政治,眾人為有機努力之事,叫做有機政治學,有機農夫(友善農業)賣商品之事,叫做有機行銷學,不適用於其他商品的範疇,有機就要有機的思考。
告訴消費者有機的生產成本是最低的,雖然傳統的生產看似便宜,但其實要付出的環境成本是遠遠高過想像的,教育消費者有很多方式,我看,大多數的有機生產與行銷者,還陷在無機的框架裡(也許當下的我也還是)。所以,稍早,我種下了蔥跟蕃茄,試著成為生產者,種下作物那一瞬間的成就,與貼近土壤的快感.......,我將酸痛的訊息發布在facebook,過了10分鐘我的第一張訂單就出現了,"養活你的好朋友,也養活你自己"。
作物與土地不會跟消費者有情感的連結,有連結的是人的感動,人可以編織幸福典故、創造被認同的品牌,舊時代的農夫不會說故事;或故事太雷同又被濫用,也因此失去市場的獨創性,舉個例子: 某某高科技的職員放棄百萬年薪,亦然的回到老家開創!@#$%^&、耕作N年的老農、唐山過台灣、客家硬頸、回歸傳統.......是不是很相似?
當然,大多時間我以行銷人的角度看待有機的事務,有很多地方的困難與現實我沒特別去切入,人文、環境、土地.......加入這些議題的關懷其實可以更輕鬆一點,有機事業有其優勢只是還沒被深入利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