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三星、卻見冬雨

長年來冬季的蘭陽平原是多雨的,記得孩童時期只要冬天到就是天天穿雨靴上下課,前幾年氣候改變了,雨不見了,今年,又回來了,從搬回三星老家的一個月裡大概下了20天的雨,竹風蘭雨的狀態似乎又回來了。剛剛看到在facebook的好友 古亦茶的東泰看到他要寫一篇"農村體驗"的文章當作業,突然引起我很多小時後的回憶,回想我的"農村生活"嚴格說起來是"深刻"的,農家出身的我當幫農是天經地義,隨著節氣而作息的農村永遠有忙不完的事。

插秧
過完農曆新年三四天大概就是要播種插秧的時間點,印象中最早的播種是將二槽仔(較差的稻穀,因為比較輕,在鼓風機裡會飛的比較遠,會掉到第二個收集槽,所以叫二槽仔)灑在整好苗圃裡,帶長成約20公分長在用鐵片刀,一片一片的撩起,置放在竹籃哩,在挑稻田裡去種,此時村裡的鄰居會互相協助種植稻苗,意思就是不只要種自己的,還要幫忙別人的;別人也會來幫忙。所以一二十個人一字排開,迅速插滿水田,再換下一塊田,就這樣互助下完成3-40甲的水田,而我期待的都是伯母或媽媽在中場休息送來的大麵。當時亦有用稻米發芽直接播在田裡的滾輪式機器,但是因為不是整株,人工收割變得困難,一兩年後就不被接受淘汰。

插秧機在我國小時候開始進場,播種改變成用秧苗箱,先將土壤弄碎加入肥料後置入央箱,再用播種機,一箱一箱的灑上發芽的稻穀,在置放到苗圃,其後再將一整片的秧苗取出,置放在擦秧機,用機器手臂將央苗插入水田。這顯然效率上好很多,機器也從原本的一次兩排、四排到現在有看到八排的,備註:機器插秧後,還是要人工去巡視、補插機器漏掉的,集約的農耕意味著產量能多就多。工業進步的確帶給農業很大的幫助,也改變了農村的生態與環境,隨著人口外移謀職,這些事件就逐漸消失了。

而每年過年阿伯播種的時候,有時間還會幫一點忙,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老農的不幸,畢竟接手這工作是不切實際的,一樣的工作這30年來沒太大的改變,只是,耕作的人越來越少,慢慢交給鄰居代耕,現在,集中到少數的代耕業著。輕描淡寫三段文字,無法正確形容在孩童時的感受,天氣是寒冷的、赤腳的在冰冷的水田裡幫忙絕對不是快樂的回憶,冬季蘭陽的雨勾起的記憶是接下來準備過年後的農務。

不見天上的星星、因為天天下雨,一直是我對宜蘭的印象,記憶中平地還結霜過,臨近陸續耕耘機又出籠了,開始整理水田,少數的農夫整理著灌溉溝渠與田埂,阿爸過世15年了,早已忘記當年一早被叫 "阿汶仔,好起床了"、"趕快飯去扒一扒、秧仔土跟你弟去篩一篩,等一下我要絞肥料",這一些不是很遙遠的記憶。

搓草
說起搓草絕對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情。等待秧苗約30公分高時,要將田裡的水放掉一陣子,而雜草也就因此奮發向上的長了出來,一甲的水田就這樣被搓過一遍,在阿公還沒分家產之前,家裡最多種約5甲地,那只能說是毫無人道可言,星期三、星期六下午、星期天在那時間點都是在田裡度過的。

農藥來了,在插秧前先灑上去,草都不見了,真是開心,但也改變了一切,田裡原本該有的水生昆蟲;螢火蟲、蜻蜓消失了。

記憶會在某些時候被喚醒,不一樣的心情,對於同一件事情說法是不樣的。有些記憶真的不是很遙遠,當印象中的動植物慢慢的變成記憶的時候,那一切才是遙遠的。

芋頭、老農與兩個小孫女

先將走莖掘取再切除部分塊莖,只留發芽處。
阿伯是我的乾爹,在那個年代親戚之間都會互相認乾爹-小孩以防止病亂而無人繼承子似的問題,於是順理成章的我就成位我伯父的乾兒子,他已經76歲,基本上農夫資歷大概也超過一甲子,上週日他正準備種下芋頭,剛好女兒跟姪女都在老家,就帶著去菜圃讓小朋友親近一下土壤,也讓自己跟著經驗豐富的"正港"有機農夫是如何利用"天然"的資材來進行蔬菜的種植。而芋頭是最好種,但卻最難好吃的一種根莖類蔬菜,氣候、水質跟土壤都會直接影響最後的產出結果。

阿伯的芋頭是檳榔心芋:(資料來源)
註解:為本省栽培歷史最久且最普遍的品種,母芋呈紡錘型, 表皮棕褐色,肉白色,散佈紫紅筋絲,形狀似成熟的檳榔種子,球 莖重 400~800 公克,肉質較疏鬆,粉質且香氣濃厚,味道鮮美, 分球較少,有較長的走莖,適水旱田栽培。

這是宜蘭鄉間最多人種植的品種,適合糕點以及煮食,原本阿伯只種了一排大概15公尺的範圍,今年因附近的休耕地答應他去耕作,所以決定要加大種植面積,大概是一分地。女兒就穿著小雨靴在一旁玩起芋頭葉上的水珠,玩耍還是比較重要的。小常識:可食用芋頭將水滴在葉子上,會凝聚成水滴,若像姑婆芋等有毒的芋頭水滴則會附著愛葉子上。千萬不要再山邊看到辜伯玉就想採回來吃,會中毒的.....。


阿伯專心的整理芋頭,兩個小孫女此起彼落的叫著"阿公,那是什麼?"好奇心也讓阿伯用台灣狗語回答著,女兒貼心的說:阿公,用刀子要小心,不能弄到手,會痛痛、要看醫生。阿伯只是慈祥的回答:對阿,要小心!
移植到新開墾的菜圃,這原本是種植芭樂跟柚子的果園,前幾年賣掉,接手的地主也無心耕作,在多年的休息之後,這片土壤顯得肥沃很多,記得當年(30年前)我跟老弟去偷摘芭樂還被園主抓起來,現在回到此地不覺莞爾,而原本果園的主人早已去世,但是土地的故事不就是流傳的嗎? 小常識:芋頭其實還是很野性的蔬菜,切除莖幹會流出年籌的汁液,沾到皮膚是會癢的,所以種植時千萬要小心。姪女熱心的幫阿公"運送"芋頭苗,阿公一面叮嚀不要碰到手背。

女兒,只是專心的玩著他的雨靴,在灌溉水溝著踩水,也不知道為什麼她覺得很開心,小孩啊!突然間,一隻綠色的毛蟲從葉子上掉下來,這對小朋友來說是有驚喜有害怕的時刻,我相對大多數都市人也是吧,這隻應該是"銀條斜線天蛾"
,聽說是害蟲之一,不過我想"害"這個字的定義是對昆蟲生存的歧視,不要讓阿伯的收成有影響就好囉。總之,認識多一點的生命對小孩子來說會有種程度的啟發,在我跟女兒描述說:這是蝴蝶的幼蟲(雖然證實是蛾),先用看的就好,不能傷害小生物,只要不要像對蟑螂一樣的誤解就好。我是這樣想,田野間總是有很多不同的驚喜,一叢芒花、一隻蜻蜓、一隻尾巴還沒收的青蛙、一顆福壽螺或者一隻蟋蟀,都是大自然的一切,在以往沒有"環境"的概念下,對農作收成無幫助的都是害蟲,也讓這些生物顯得很多餘,但這些才是生命的源頭也是環境的指標,傳遞正確的環境概念是最重要的事情,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阿伯只是專心的樣把工作完成,但對兩個小朋友,這是一個小小的開始,不經意之間我們會傳達很多意識型態小下一代,親情、土地、生物、環境,潛移默化之間,他們會認識、理解與學習對待大自然與鄉村一切的方式,田野間的生物群,代表著環境的健康程度,人類與之和平共存是友善農業的開端,不該在我們這一帶斷送。女兒拿著我採給他的芒花,遊戲間,也許我給他的不只是一個下午黃昏的玩樂!


什麼可以玩的小孩最幸福   

阿公也擔起生態教育解說員
秋天芒草總是有種淡淡的美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人類因為口腹之慾不斷的利用配種改良、催花、催熟等技術來生產農作物,在以往無所謂農耕技術時,一切跟著季節與節氣在運作,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節慶也伴隨農業社會的作息產生,立春來過大年,因為那時間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當然就好好休息,清明剛下完秧苗、趁著雨季無法下田時好好的祭拜祖先來祈求本季的豐收,端午準備稻子開花結穀,吃個好的準備好收第一季的稻米,中元節第二季的水稻種下後,在祈求好兄弟賞口飯吃,中秋收第二季來個大豐收,在冬季的到來之前將收藏作物等待過另一年!

石油與工業讓這一切改變了,在若干年前舉世稱讚的"工業革命",現在似乎變成了毀滅的開端,在商業的推波助瀾下,農業卻大家眼中變成收拾殘局的救贖,多沉重的包袱,似乎把一切污染土地、優氧化河川與農產品農藥殘留等等罪惡加諸於農業之上,記得開始這部落格的開端,是因同學父親的對話,他一段話: 『要用化學肥料、化學農藥都是政府教的,現在要我們不要用也是政府說的,以前沒化學之前就是純有機種植阿,這過程不是阮能決定的』。

現在因石化產品的汙染,導致人開始質疑了食物的安全性(對我來說還是屬於自私與功利的石油文化),有人因為健康因素重視了,也有人因為社區營造等議題開始關注農村了,有人因為宗教信仰問題重視農村了,不管出發點是什麼,起碼有人重視,這是好事,但也是另一個混亂的開始。在fb上我關注的幾個農業相關的粉絲團,看見了"春耕"、"夏耘"的農村採訪活動,看完一些"農運"人士的影片與文字報導之後,實在很想給他們一人一拳,隨然說出發點都是好的,但以高智識份子的姿態去拜訪個一兩天,就能把農村給看透?拍拍屁股之後弄幾個部三不四的報導跟研討,乍看似乎很窩心、很感人、很熱血,但其實這動作的危險性不是外面人可以理解的,因為有些傷害是在無意間造成的,而當事人卻不自知。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會有傷害? 我們是很成新的要去幫助農民阿!當你描述不出我所形容的危險性或無法放下既有的觀念去審視這些作為,那表示你一點都不跟農民站在一線,因為,不懂"農"的人,就會產生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效應。

傳統上(現在也差不多),農民幾乎是所有職業族群裡最聽話的一群,政府說一斤稻收10元,就乖乖的交、說要有機種植,就乖乖的不噴農藥、改用生物防治、改用有機肥料(一種比一種貴),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產生了剝削,因此你有聽過商人賺好幾億卻沒聽過農民賺好幾億的。所以,當你不確定幫助農民以友善、有機的耕作法而獲利時,你確定你扮演的不是那個剝削者的角色? 你的採訪拿走的不就等同竊取一個有價的"故事"? 當你積極去傳遞給農夫們有機農業的美好,不是等同於加諸於其上的霸凌,試問,他們的營生與獲利是你真正在乎的嗎?還是對你而言只是另一個有趣、流行的話題? 當您想投身農村時,請觀照自己的能力與角度,除非你意在幫助農民以有機種植並能幫助其獲利營生,否則,你多購買他們的作物就是最好的幫助。

我不想否定這些熱血青年的行動,也許在消費者意識下,有機、友善小農這一塊是有機會成為市場的寵兒,但,讓人擔心的是其中的"商業",因為商品操作與行銷代表的是某種程度的"成本",意味著,除了"熱血"之外您投入的成本與農人投入的成本必須回收成兩方都滿意的獲利,否則這一切都只是空談,只是維持不久的新聞話題,我們也看過很多看似光鮮亮麗的"商品",最後以失敗收場。然後,卻有人虎視眈眈的看著這些,你的失敗就是別人的快樂,準備要收割的財團,就等著各位把議題炒熱卻沒經營能力時,他們捕蟬的愉快大家可以想像。

農村革命也好、青年微革命也好,如果大家不想看到"滿城盡是統一集團",那就不能讓革命失敗,不然就留在原地,好嗎?

也許,責任就是請您好好固守本分,多買一點在地食材,減少外出吃大餐! 如果你不是這要在實踐有機生活,那你要為寫的每個關於農村的文字感到慚愧!




農場景觀規劃之我見

日前再度走訪"竹南第一家-幸福草莓園",起因當然是工作上的需要,去參加農委會的課程,但是接觸了主人謝大哥還有那邊的環境之後,就有一股熱血想要多付出一點什麼,當然,我什麼也不是,只是自己花了一段時間走訪各地的農場與心得,認為幫得上忙,所以就殺過去跟謝大個的另外幾個夥伴聊天分享彼此對這園區的看法與理解。

以我自身的角度觀察大環境,也許所謂的休閒農業跟觀光業,其實應該統稱為"環境產業",這樣就可以比較清晰的畫出所謂觀光農葉或農場的樣貌,這意味著農產品與觀光是互為一體的"商品",那就表示少了觀光,農產就顯得很薄弱,必流為一般市面上的"農產品",其光環消失。

那回過頭來看到"幸福草莓園",以農產的角度來說已經是台灣一流的,無毒、有機這兩個大標籤已經讓產品本身具有優勢,再以"農場"的特性加持,在市場上的殺傷力就清晰可見,所以就農場的整體規劃而言就是相對重要的一環。

以現狀而言台灣農場有三大類為主(民宿服務的不談):

  1. 體驗型-以消費者參與學習為主,導入自家生產的農作物與加工體驗,進而銷售產品
  2. 享受型-以純消費導向,提供相對高級的餐點與景觀花園等提供消費者進行享樂式服務。
  3. 生產型-以生產的作物,開放消費者採收,並由消費者攜回。
當然,也有綜合的型態經營,但大都以其中一種為主軸,再慢慢的擴張經營項目。其中農場的規模、景觀規劃、服務規劃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如果以"幸福農場"為例,服務項目很明顯是採果,那園區內的景觀與動線規劃就變成最大的關鍵。以下是個人分析的幾個建議:
  • 吸睛的主建物-一個具有特色的服務中心、餐廳、販售區是遊客地一眼的印象,合諧但具有強烈對比的建物往往是決定"銷售額"的關鍵。
  • 隨地可見的"小驚喜"-討喜的立牌、許願樹、提供休息的椅子、鯉魚旗、動物木偶、心型的小跨拱、鐘或其他可讓人轉移目光的裝置,可讓遊客有目不暇給、貼心且豐富的感受
  • 預設的拍照點-拍照是旅遊最重要的一環,上述的點就是讓消費者在園區類拍照留念之用。
  • 一公里以內的動線-一般遊客在做"休閒"時不喜歡過度的行走,疲勞感對消費者而言會產生負面的情緒。因此,動線規劃上避免過長,在預計的動線上佈置上述的"小驚喜",提高遊客移動的動能,最好是以環狀(起點、終點同一位置,並設置在"販賣區"前),可增加"飲食"的需求量。
  • 善用地景與材料-景觀佈置是花錢的大工程,因此了解區域內可替代的材料,可節省很多成本,如原生種的花卉、廢棄鐵桶、木頭、水泥樁、石頭、大樹等。
  • 避免過度的使用"塑膠類"製品,如採集時的籃子、休憩用餐之桌椅,如有供餐;餐具也需注意。
以遊客2小時駐足的時間計算,採果過程的豐富感受是目前觀光草莓園比較欠缺的一環,以較高訂價策略來行銷草莓,勢必要照顧到遊客的"感受",必須提供物超所值的心靈感受,以上僅為個人意見,現場的狀況或者成本與時間上的考量會引響業主的判斷,但其精神還是以貼近消費者為中心點延伸,多參考其他元區甚至非本業的餐廳與農場等的景觀規劃,也許會有不同的體悟與收穫。

台大有機農夫市集閒逛+閒談

因為我跟他說比YA才能去玩"碰普"(汲水器)
今天跟女兒剛好在台大公館附近,原本就知道周六下午在農學院固定都有有機農產的市集,就順道探訪一下,地點就在台大農場的校內道路上,從基隆路側門進去比較快,就在農學院入口,看地圖

我不知道以往的擺攤生意情況如何,也許是我接近五點才到達,離收攤時間已經快要結束,所以每攤大概有兩三個消費者在逛,我大該觀察了消費者的穿著(以貌取人),大概都是知識份子的樣貌(或是公務員),看起來是比較生活優渥的一群人,其實不難推敲,因為有機農產品的價格相對是高的,除了茶葉好像價格差不多,當然茶葉本身的訂價有他的規矩,就另當別論。我不知道這些有機農夫是不是有特別做市調或客戶追蹤,個人是覺得這一環可能還需要有關單位進行課程的教育,當然如果你看到我的文章就當提醒囉!


開發新客戶+家客戶管理追蹤+累積固定客戶群=賺錢,不管是哪個營利單位(農夫也是要過活),那除了田間作物的品質管理、清洗包裝運送之外,對於客戶群的建立上,這點是可以繼續強化的,是不是一試成主顧,就看功力了,那我想,這群消類者有的是$$,不在意多花錢買作物,但是要兼顧他們的"心"與"奇蒙子",多費一點心吧。


我想,畢竟是學術單位發起的例行性作業,所以商業氣息與娛樂性質相對低,可逛性就顯得薄弱許多,這是這些年來我從事音樂表演與活動規劃工作的理解,要有人來逛單憑有志之士的推廣而沒有"行銷"的活動,那立意雖好但是效果會打上很大的折扣。我問了幾個攤位的銷售狀況,都是回答"普通",有一位內湖的農夫告訴我新生南路那邊有一場,他想去看看,我也問他四四南村、248那幾場有趣詢問嗎?他說:還沒。當然,也看到一些用心的農夫把DM準備的很精美,也很細心的解說蔬菜的種種。其中一位還熱心送小女一顆百香果,因為我只想跟他買兩顆嚐鮮,他就切一顆給我試吃(我不想買太多的原因是我老家就種了三株,產量也很大),熱血是驅動這些農夫轉型有機種植的動力,與消費者閒聊的過程也是交易的開端,但我不曉得有機是不是要完全跟"樸實"畫上等號。
看到這麼漂亮的竹筍就很想買




常常開發客戶的時候被客戶問到:你們的"平台"有什麼優勢,為什麼我要去你們家上架、擺攤,除了天花亂墜的鬼扯淡將客戶洗腦或用關係求業務之外;作為平台的CONTENT(擺攤、上架的廠商),必須先知道這些平台可以為你的商品創造出什麼優勢,那"台大嚴選"不知道購不夠力?!

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輕鬆一點的推廣也許也是一個貼近民心的好方法?!硬要做過度得裝飾搞不好適得其反。但,看大家擺出來的"呈盤"方式,個人認為是稍為簡陋了一點,是可以在多用點心在攤位的擺設,畢竟這些作物屬高單價,視覺上是應該要多下點功課,以符合消費者期待,當然,不是說要華麗,而是某種屬於"有機"的LIFE STYLE。J拿一般傳統廟會或者公益活動的攤位比較,除了少數消費者之外,要勾起買意是欠缺了一點(不要說我太苛薄,只是提供小農一些行銷思考點),我想產品的性質、種類大概都是差不了多少,要想在這麼"不"競爭(相對於傳統市場)的環境下脫穎而出,顯然是簡單得多。

讓我想到公司附近的新咖啡店。兩個小鬼賣起10元咖啡,每次去買要是旁邊有新的顧客都會聽到"10元?"能喝嗎?、這樣會賠錢吧!?一堆驚訝的眼光,甚至老闆會穿起蝙蝠俠跟超人的衣服在促銷;重點不再能不能喝或者賠不賠錢,重點是.........有人問、有人試。也許,"有機"再目前還有一點的行銷優勢,假以時日,這些農夫就會被"相關單位"給遺棄,因為政策性任務達成,大家都有機化了,商品的競爭就又回到原點,那趁現在就先打起知名度相對是簡單的,而農夫甚至是輔導的單位都沒想到這些?!

包裝很精美,攤位要是加強一下,會說服力!
也許我想太多,這些農夫獲有關單位另有盤算也不一定。
總之,我跟女兒玩得很開心,當她問起"這是什麼菜?"我都會加上"這是有機、的高麗菜,"沒有噴農藥,不會污染土地,那河裡就有很多小魚",也許,她還不懂有機跟無機的差異,但起碼我們這一代的努力下,她們是可以更健康的,身為公民也只能以自身的教育傳遞給下一代,健康的真正意涵不只是身、心、靈,環境的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礎。
我們也只能期許,這一代的反省與修補可以讓下一代免於恐懼與匱乏,前幾天在老媽的菜圃跟他聊到"有機",她完全是鴨聽雷,這是歷史的美麗與杯愛,上一代為生存的奮鬥建立在"石油"的開採上,也非罪過,這一代在理解"石油"的傷害是必要更被被去彌補。在"石油"為基礎的工業與經濟市場上要奮力一搏,那也得先解商業演化的由來與趨勢,再藉力使力去扭轉現狀,多買一點有機作物吧!我的朋友。

我們大有為的"有關單位"把這些對土地與環境的壓力丟給有機農夫,但是,就成本考量上那是很大的負擔,也因此除少數接受補助的單位之外,要進入有機的門檻就根本不是一般小農可負擔的。難怪每次有選舉時,都要搬出"樂天知命"這四個字給農夫,跟封建制度下的貞節牌坊意義是一樣的。話說回來,現實如此,有機農只能自求多福,那也意味著台灣的土地只能自求多福,那百姓、兒童......不敢想像下去了。天黑了,看著陸續收攤的農夫純樸的跟我點頭微笑,女兒跟她們說"BYE BYE",一次市集的結束,才是有機小農們奮鬥的開始。

小農產品的行銷資源利用

上一篇大概談到現在的小農的農產行銷狀況,撇除了產品重疊性與食品安全衛生;知名度是最重要的,那行銷資源有限的小農可以利用什麼免費行銷管道與資源來拓展業務? 以下提出幾個建議:
實體:
  • 試吃是一切的開端。
  • 加入友善市集或產銷合作班-市集的優點是買家不手軟,缺點是場次太少,但務必要去卡位,記得一定要拍照做紀錄,產銷合作社的加入是為了要在"社團"與社交上能有所斬獲,社區與農村的力量不可忽視,要善加利用。
  • 鄰近觀光景點擺攤與傳統菜市場擺攤-這是很瞎但是最能跟尚未接觸有機、友善的婆婆媽媽們直接面對面廝殺的場所,過得了這一關那後面就是坦途,記得要拍照紀錄或錄影,將自己的形象與定位拉高到"名牌"等級。
  • 積極參與社區與各類有機社團研習活動或研討會,在同行之中獲取情報與互相交流在日後可作為人脈與資源的動能。
Local 永遠是裡最基礎的立身之地,不管眼光放多遠,必要的路還是要走,這在往後會有很大的幫助,尤其這圈子不前不大,在圈子內可以打開知名度也就意味著您往"有機、友善"名牌之路前進。

網路:

  • 免費的商務平台(有些可能要錢,但是價格都不高),將商品上架意同某種程度的曝光與通路佈局,在現今這區域大多數是以學術與社團型態成立的商務站台,是將商品快速在"平台商"面前展示的最好利器,這些平台商對於產品開發的能力其實相對是不足的,您願意提供商品;他們也會視為重要資產並將他們的行銷資源用在你的作物身上。至於線在有哪些地方可以上架或宣傳,我還在收集;大概有10到20家。
  • 部落格-這是發表生產履歷的好地方,可以完整的報導農作物種植過程,藉由圖片與文字(當然這需要功力)協助之下,可讓消費者慢慢的接受您的用心,雖然時間要拉長,但是無所謂,因為作物的生長也是需要時間的。部落格的寫法是有其訣竅的,切忌大量的文字,一定要用"圖+生動而少量的文字",內容部份可以發布作物、生態、當地景觀、研習心得、參與市集紀實、食譜等相關又不會一直在商品上打轉的報導。文案以生動有趣為原則,切勿以國小寫日記的心態,那沒人要看。而,只要有人回應,一定要加上千千萬萬的感謝。
  • 社群媒體-這是一個趨勢也是很弔詭的行銷資源,首先,以公益為導向的粉絲團是首要連結的目標,接觸後,再將您的商品或活動委託其粉絲專區發佈(最知名的就是"跟農夫買"),這類的管理者都很願意幫助小農,當然不要過度使用避免引起反感。次之,自己的粉絲專區或者個人首頁,請務必在您的名稱上加入自己的商品名稱,而回復或者與人交談時避免過度談及自己的商品,除非有人問。而狂加人當好友可能是必須要特別注意的,還是避免反感,但是千萬不要客氣。而動態發布的時間與內容也必須先思考過,可多發佈相關的社區、市集、農業、健康訊息,圖片最好是自己拍的。
  • 郵件,這是很深奧的技巧,只要跟你買過商品的消費者,務必要噓寒問暖,這是客戶管理的一部分,買過的人回流率代表你的商品好壞,老話,發文內容必須要先設計過。
所有的動作目的都是為了打響知名度與拓展業務,只要在商場上打滾過的大概都知道這些基本道理,而貫徹是"農夫"最頭疼的問題,每天都在田裡忙,回家還要上網!? 沒辦法,這是你的"生涯"。

基本上,這些管道與小技巧,並不會太難,只要呆呆的去執行一定會有所斬獲,一開始也許回收效益沒那麼快,但是,步做一定都沒效益。行銷,在目前大環境下有很多可以呈現的樣貌,但是其基本概念八九不離十,還有很多自己也還沒學習到,大家一起慢慢精進。


台灣各地小農的產品與行銷現狀

在成立了遊耕民族粉絲團後,也積極探索台灣各地不具備企業、合作社與產銷班或被產銷班"遺棄"、背叛的小農資料,在"直接跟農夫買"的粉絲團裡找到一些,也花了一個下午找到這些小農的部落格與官方網站,以參與身份來區份大概歸納出一些(中大型農場不在此範圍):

  • 新農夫-老家原本有一塊地,回到老家並依循舊路去從事有機、友善等農作物種植,積極參加社群與市集,企圖殺出血路。
  • 老農夫-年過花甲的專職農夫,只會種但是不會賣,透過產銷班的採購量低廉入不敷出,由兒孫輩的代為經營部落格或於傳統市場擺攤。
  • 以農產加工品為主力的半X半農-多數以女性,積極參與社區將自家農作物加工,製作可儲存或口味多變的加工副食品。
  • 透過漂鳥計畫,租地佃農- 這類農夫透過官方的輔助,已經慢慢在軌道當中,其中參與的農夫大多學力較高,且稍具行銷資源。

透過CAS與有機認證是這類小農要先跨個的門檻,取得消費者的信任的第一步,也是第一個難題,不論是認證成本與時間都是相當耗費精力的事情,有時候我想這也是官學用來卡位與營利的手段,在土地與農業政策是自打嘴巴的作法,但是沒辦法,老大說了算。當然,這一步做到了,是不是對作物的銷售有幫助? 理論上是,但是塑化劑的風波,似乎也讓民間對於官方的認證有了相當大的疑問,總之,這是必要之惡,但於上述的幾個類型農夫而言,是Mission Impossible。所以,跳過。

通路策略:
  • 市集是目前最多人嚐試的一項作法,因為市集發起單位通常具有社區意識與創意人文的感染力,逛市集的消費者通常據有較闊綽的消費能力與社會認同,相對擺設攤位的收入是相對可觀的。
  • 網路銷售,有三種模式在做
    1. 社群行銷-透過部落格、臉書等社群媒體作訂單的收集。
    2. 自力平台上架-這類大多以加工品居多,以Yahoo拍賣或免費的網路市集。
    3. 通路上架-由通路商對農家採購(契作),在行上架到網路銷售平台。
  • 當地超市上架-這部份的以稻米居多,蔬菜類應供應量與價格問題,似乎還沒看到。

行銷策略:
基本上,除了透過部落格或臉書的社群傳遞之外,可以說是沒有行銷策略可言,除了少數可以撰寫出很有說服力的產品文案、拍出很漂亮的照片之外,就是一些生活與田邊記錄,對於產品的描述或透過創意的少之又少。甚至連商品都談不上,不是我要貶低這些作物,而是將作物商品化的環節是最讓農夫頭痛的,畢竟這是一個專門的學問。

現狀如此,找機會突破是一個最重要的,在這之前要先定位自己的商品與品牌價值,沒有的CI的商品只是物品。怎樣找突破點?明天再繼續。

農業、農村意識vs商業、商品行銷

農民變成社會弱勢是商業機制下的必然結果,很多社會、社區工作者在推動農村社區改造或者產業升級時,都因為"賣"的問題而困擾不已,因為關心這塊土地或投入農村的人大多不是以商業、行銷起家的。所以,少數獲得學術界、社團或媒體關注與支持的"商品",在大量圖文與故事的渲染下可以顯得突出,短時間內做出銷售成績,但長遠對大多數的"小農"來說意義不大(紅了商品數量也是有限制,不沒有足以支撐的商業利基)。"交易"是商業行為,而商業行為就勢必有它必然的要素,也因此,讓農產跳脫傳統的"產完再銷"變身具有"流通價值"的商品,似乎是現今的商業底下的一條藍海之路,試想大湖鄉種三年草苺就可以蓋農舍的農夫大有人在,其產品與銷售結構是可以被大多數的社區型農業區所借鏡的。

在先不論及農作物的生產特性下,商品講求的是通路優先,沒通路下不管在好的商品或行銷都是白費,"網路"乍看之下似乎可以提供一個管道,也似乎可以由小農 2 End User,但,網路或許可以解決資訊流與金流,而第一個碰到的是 B2C的物流成本卻是不可解的問題;所以延伸成團購、企業認購等帶有社會主義意味的銷售模式,而或各地形成"有機、友善作物市集"等等的"擺攤"。在不論是經營平台或者自營商上,尋求有效通路是期待被解決的問題,而當主力放在農村意識、消費意識等期待情感共鳴的少數訂單,不但沒幫到農民反而製造有心要參與人士的壓力與困擾,拓展正確有效的通路才是經營者需要考慮的,日前遇到行健有機村的原鴨米創辦人沈先生,他在投身"有機農業"之前,已經拜訪了當地的超級市場並嘗試上架,搭配著各類型的展出、競賽與參訪學習才慢慢打開"通路",他意識到的是商業前提的農產銷售,除了網路上哪裡可以買到您的產品?!

消費意識是逐步走向關懷土地與人文的,在這過程中穿插了很多體驗經濟、幸福經濟、文創經濟....。但貼近消費者的動能似乎是停滯不前的,而小農商品需要集結才有能量去打仗,用不同於傳統"產銷"的方式集結與包裝,才有機會贏得消費者。那麼,怎樣的商品品牌架構足以撼動這市場?

舉apple來說,推出成功的ipod、iphone、ipad之前,他們下了功夫成功預測了軟體的服務與硬體的結合並提供消費者最棒的使用者體驗,才創造了賈伯斯神話。舉近一點的例子,台中新社的薰衣草森林以幸福與夢幻為靈魂搭配者新社原本的山、森林等硬體,一年創造出了破億的業績。試想,農產品對消費者的重要與需要性可以建立到那樣的程度? 但是絕大多屬跟隨者的消費者關心的是"別人也有去"、"一定要我男人帶我去"、"不去那邊很落伍耶"。最近流行的議題南澳那群痞子種米,利用生態、農業、部落、企業等議題切入品牌,雖然我不認為這動能可以遲去多 久,但是起碼製造了很多話題。其中,這三樣不知道看出端倪沒有,其中新價值都是"消費者要需要什麼",這些人才順勢推出。

最近拜訪的竹南第一家幸福草莓園,半天的參訪,在主人謝大哥的招待下認識了這塊幾乎被忽視的沙地,我直接分析這邊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

  1. 交通方便,竹南交流道與台64線都可到達,腹地寬廣。
  2. 鄰近海邊,有崎頂海水浴場、風力發電機等景觀。
  3. 以有機種植草苺,消費者無疑慮。
  4. 基地面積大,種植區域與休憩區域廣闊。
  5. 低度開發沙地生態資源豐富。
劣勢:
  1. 品牌知名度低。
  2. 基地周遭無知名大型觀光地帶,人氣聚集不易。
  3. 基地無完整設施可供消費者休憩。
  4. 商品種類不足,消費者上門亦無其他商品可購買。
  5. 山線大湖地區以草莓聞名,競爭壓力大。
機會
  1. 目前社會趨勢流行體驗經濟,只要適度將基地環境整裡,可供消費者以工換草苺等體驗推廣。
  2. 社群網站串連容易,主題清楚的商品容易產生共鳴。
  3. 沙地種植作物屬突破性技術,意製造話題操作。
  4. 苗栗海線長時間被忽視其觀光價值,消費者易被新話題吸引。
危機
  1. 基地屬未完全開發或棄置狀態,整建經費高。
  2. 草莓產季短,產量不定。
  3. 商品定位不夠完整,消費者認同降低。
  4. 行銷資源不足。
商品不只是作物本身,一定是以貼近消費者的需求做論述,才有機會整合為成功的商品,是很多"農人"忽略的,傳統的農作物或者大型農場經營方式,不論其先天條件與資本密集程度,不是小農能望其項背,要突破並創造獲利,只有跳脫"作物導向"的思考,全然以消費者交度思考才有機會,於是,消費者怎麼想?.........

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每年九月中(西曆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此時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潔白晶瑩的露水即將凝結成霜,寒意愈盛,故名。


鋒面與低氣壓外圍環流的共伴效應讓蘭陽山區下起了1600mm的豪雨,瞬間的雨量讓平原淹水,水退了之後,氣溫也明顯降低了很多。過往這時間是宜蘭地區二期稻作的收穫期,大概也是冬季蔬菜的種植期,舉凡大白菜、 蔥、蒜、高麗菜、蘿蔔都陸續在這時間要開始種植。


陰雨的天氣是讓農人最頭疼的問題,總是披著雨衣在田間工作,也不知道是雨水還是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