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農夫-老家原本有一塊地,回到老家並依循舊路去從事有機、友善等農作物種植,積極參加社群與市集,企圖殺出血路。
- 老農夫-年過花甲的專職農夫,只會種但是不會賣,透過產銷班的採購量低廉入不敷出,由兒孫輩的代為經營部落格或於傳統市場擺攤。
- 以農產加工品為主力的半X半農-多數以女性,積極參與社區將自家農作物加工,製作可儲存或口味多變的加工副食品。
- 透過漂鳥計畫,租地佃農- 這類農夫透過官方的輔助,已經慢慢在軌道當中,其中參與的農夫大多學力較高,且稍具行銷資源。
透過CAS與有機認證是這類小農要先跨個的門檻,取得消費者的信任的第一步,也是第一個難題,不論是認證成本與時間都是相當耗費精力的事情,有時候我想這也是官學用來卡位與營利的手段,在土地與農業政策是自打嘴巴的作法,但是沒辦法,老大說了算。當然,這一步做到了,是不是對作物的銷售有幫助? 理論上是,但是塑化劑的風波,似乎也讓民間對於官方的認證有了相當大的疑問,總之,這是必要之惡,但於上述的幾個類型農夫而言,是Mission Impossible。所以,跳過。
通路策略:
- 市集是目前最多人嚐試的一項作法,因為市集發起單位通常具有社區意識與創意人文的感染力,逛市集的消費者通常據有較闊綽的消費能力與社會認同,相對擺設攤位的收入是相對可觀的。
- 網路銷售,有三種模式在做
- 社群行銷-透過部落格、臉書等社群媒體作訂單的收集。
- 自力平台上架-這類大多以加工品居多,以Yahoo拍賣或免費的網路市集。
- 通路上架-由通路商對農家採購(契作),在行上架到網路銷售平台。
- 當地超市上架-這部份的以稻米居多,蔬菜類應供應量與價格問題,似乎還沒看到。
行銷策略:
基本上,除了透過部落格或臉書的社群傳遞之外,可以說是沒有行銷策略可言,除了少數可以撰寫出很有說服力的產品文案、拍出很漂亮的照片之外,就是一些生活與田邊記錄,對於產品的描述或透過創意的少之又少。甚至連商品都談不上,不是我要貶低這些作物,而是將作物商品化的環節是最讓農夫頭痛的,畢竟這是一個專門的學問。
現狀如此,找機會突破是一個最重要的,在這之前要先定位自己的商品與品牌價值,沒有的CI的商品只是物品。怎樣找突破點?明天再繼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