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元一顆的高麗菜跟一斤二元的柿子

蔬菜與水果的成長基本上是看老天爺臉色的,所以全台銷費量與消費總額就嚴格的定義了農產的單價,生產短少就少吃一點,那多的怎麼辦? 這也是大家想破頭在思考的問題,有人說農產要建立品牌、有人說啟動九五機制、有人說棄種,這些都是方法之一,以穩定農夫收益的情況下,建立單一農產品牌對多數的農夫是不切實際的,而最有效的方式是建立合作品牌在找到市場或建立市場,紐西蘭奇異果公司(Zespri 公司)就是這樣幹的,2249個農夫建立一個跨國際的品牌與通路,一年營收新台幣一百三十三億元,但是台灣不管是民間或官方似乎都還沒有這樣的思維,反過來讓農夫變成散沙的是地方勢力的盤據,讓農夫不得不低頭,加上無類似有能力的大型公司與照顧農民的意識,當然一斤兩元的柿子變成常態。奇異果公司的報導在商業周刊遮類的雜誌常常被大幅報導著,官方卻沒後續的動作。


台灣大多數的地方農業單位還是停留在"什麼好賺就種什麼"的取巧心態,眼光只看到台灣本島,甚至抄襲,三星蔥有名了就都冠上三星蔥在賣,我想大多數人吃到的三星蔥都不是真的三星蔥(因為當地的年產量大概才5000 公噸),雖然各地也陸續在開發自己的特色農業與加工品,但是都是低價值得開發,沒有真正踏到產業的核心點,畢竟內需市場與產能都不大,提高商品價值唯一的方式就是跨國品牌的價值提升。


米是台灣所有農產裡最大宗的,雖然量尚無法跟泰國等到米出產國相比,但品質上卻是遠遠勝出,如同泡沫紅茶可以在歐洲被接受,米食沒有理由不被接受,其最大的障礙是沒有人下手在國際上推廣與建立銷售管道,或許受WTO或其他關稅協定保護政策之類的限制也有可能,在無法限制進口糧食的情況下,出口就顯得很重要,雖然大家在推廣在地生產在地飲食,但在國人無法切身體會這些議題的深度時,用商業模式的運作才是將農業變成賺錢的行業,而不是政治行業。





麥客田園-爌窯、粿、擂茶體驗(農業商業經營觀感)



可以東摸西摸的東西對小朋友一定要吸引力,就算是一坨稻草












因為女兒幼稚園的戶外教學安排來到新竹北埔的"麥克田園",參加一日爌窯、粿、擂茶的體驗,對於鄉下出身的我,這些事物是回憶也是進行式,對於4-5歲的小朋友卻是全然"新鮮的"事物,特地括弧下來是要愛後面說明某些商業模式的賣點,大致上介紹這個莊園與活動的安排,"麥克莊園"取名起源是因早年華北客家人依小麥熟成由南至北幫人收割小麥,取其義、名大上好記的名稱"Mac",而園區內主要分成五個區域,販賣區餐廳、Diy 體驗教室、爌窯用餐區、草皮活動區、小小動物園(我覺得是虐待動物區,那可憐的黃牛每天要拉客,真的建議可以省略這不需要留下來的傳統)、還有一個石墨體驗的小區域,基本上體驗活動加用餐下來大概就可消磨掉一天。


麥客田園的由來






雖然我覺得這邊的爌窯取其名但經過改良早已無舊時爌窯的真實感,而且熊熊烈火對小朋友的危險性,也讓過程除了堆疊土磚之外其餘都是工作人員在做,所以意義不大,但是點火野炊還是有一定的快感(台灣人愛烤肉),做粿也是一樣,教室只是停工中段的捏粿、包餡、印模的動作,其它前面準備與後續的動作也是有工作人員處哩,當然,體驗就是提供可以"體驗"的部份,離真實狀態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擂茶算是比較有趣味的,因為它畢竟是屬客家休閒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大家用力磨出可以沖泡的五穀粉(因出油已經變成糊狀),過程讓大家打成一片。中間還有一部分是扎稻草人的體驗,基本上"稻草"基本上對小朋友就有一定的吸引力,隨然講解完畢,大小朋友就惡搞一番也算舒壓吧。而磨石臼可以動手的小朋友都很熱愛,再來是搭牛車,基本上我很不認同,但是嘗試新鮮就是一種賣點。

壓下粿印,成就感十足
擂茶
體驗式的農村經濟的農業發展趨勢之一,也是最容易獲利的一種,因為大家都愛旅遊、到處遊山玩水,不論淺度或者深度體驗都存在著一定的客戶來源。而其成立的條件大概如下:


地點-當然最好具備好山好水的天然環境或者已有類似以成形之聚落(老街、農業區、海邊、河邊、山邊之類的),原本就有固定旅客量的地點,ㄤ然相對競爭也激烈,麥克田園在北埔老街附近大概1公里內,而北埔本身有相當龐大的旅客量,因為旅遊動線的延續對台灣人的旅遊習慣而言是個必要的考慮,最好開車10-20分中內有知名景點。
建築-區域內的規劃與設計是很重要的(台灣人很吃這一套),新建或者用老屋舍改建,規劃時必須先客群鎖定後再決定其風格與相對必要的設施。
產物-產物是比較籠統的說法,台灣各鄉鎮其實都有很多共通的農產只是部分區域比較出名,應該說是這邊比較著名的特產是什麼? 或這要發展怎樣的特產(泛指農作加工),而這特產的呈現方式是什麼?麥克田園把擂茶、爌窯、做粿包裝成一個完整的體驗方案,搭配稻草人、搭牛車的體驗,算是很基本款的產物。這一點當然是最重要的一環,吃、喝、玩、樂,這四種要件一定要完全滿足,才以相對的機會。




回到自己要建構的莊園紙上談兵,今天跟老弟在車上閒聊時也討論到老家的優缺點,特點一,我們有個很會做各種傳統小吃的老媽,舉凡粿、粽、醃製物都是相當有水準的。特點二,有間五十年以上的傳統建築,這在宜蘭已經不多見了,我估計大概不到100間這樣的農村建築(老街不算)。特點三,老弟有相當的學校在地人脈......................其他的待開發出來。

缺點? 超多.............待克服,總歸一句話有缺點在適當的運用之下會有其化學反應,麥克田園我給65分,但是我想老闆在業務能力上應該超乎想像,因為客人還真不少,鄰近的科學園區與台北下去的客群就夠支撐了,要思考的是他在開始是如何運資源建立起這樣的規模。

我歸納幾個體驗經濟的基本心得:
  • 新奇、沒看過(舊東西新裝、新東西)
  • 馬上有成品可吃或帶走(越專業越好)
  • 有個花園、小動物園(讓小朋友有東西可以玩,以安全為原則)
  • 有個新奇特別的建物或指標設施
  • 區分群組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兩著之間有不同的消費型態)
  • 停車方便
  • 千萬不要真的"教育"遊客
  • 收門票做包套(免費等於不消費)

行健有機村稻米合約問題之我見

因為關注,所以看到行建村有機村兩萬金稻米原本預留給某通路商,而通路商違約不採購這新聞時(雙方僅口頭合約),心中除了錯愕,且不可思議之外,回到最基本的農作物產銷問題。基本上不論通路上會不會採購,稻米是不是因為口頭合約而種植的我覺得是一個很大的盲點,這過程中行健有機村的專案經理人要負起最大的責任,既然農民對於商業運作不熟析,只管種植,那經理人對於商業上的合約甚至品牌的定位上就顯得很不專業。

撇開這些疏失不談,那回到一個合理的農作物產銷或者行健有機村的品牌與商品,很顯然還是流於一般先種在說的模式,說穿了就是賴皮,有機並不萬歲,不能因為採用有機種植就變成理所當然,這是我看到這個合作社目前經營的最大問題,"過度依賴社會正義而非消費者"。

基本上任何品牌的經營的會遇到兩個大問題,品牌價值(Brand Name)與消費者認同(Target Audience),而用社會關注的民粹操作手法是行健有機村的基本策略,這意味著過分強調土地、環保這類少數族群關注的議題,自然其他族群是打不開的。

因為所謂的品牌重視的Target Audience 很顯然是弄錯了,因為這些少數的消費是支持不了這麼大的產量,這現象如何解釋? 大部分消費者不開伙的,所以可以產上大筆且穩定的訂單勢必來至每天要用到這些材料的餐廳,那策略應該如何? 我建議以與一般食用米價格供應餐飲業者,這不是要賺錢獲利,而是打開品牌的開端,起碼稻米有穩定的輸出,再來說服合作之餐飲業者,貼上本店採用"行健有機村"的名牌(或者dm),其實這不是新鮮的點子,而是很多食品食材的慣用手法,金車的蝦子也是這樣搞,所以一個嚴重的策略錯誤導致的就是一個公司的瓦解,這屢見不顯。
只有品牌的價值才能創造獲利,這是一個絕對的潮流,所以,行健有機村的品牌定位與價值在哪? 基本上,我沒看到,只看到一群"熱血"的人幹著熱血的事情,只能說可惜了,建立了很好的Brand name,卻弄錯群族。

再來就是價格策略,有機=貴,而"貴"是不是等同於"質",這點不單是這合作社,也是其他有雞業者最大的問題,所以除了怕死的消費者之外,其他想進入的消費著(意識尚未建立)會因價格而卻步,而一樣是有機米,我所認識的(也是行健有機村)農民所出售的卻只有3/5的價格,那我要跟誰買? 嚴格說起來這些門檻都是讓行銷產生困難的地方。貴要有道理。

通路商是敵人還是朋友,完全建立在"好不好賣",這是任何一種商品行銷的不二法則,好賣大家搶,不好賣鬼不都理你,賺錢才是王道,而行健有機村這招牌要怎樣才能讓商品變成"好賣",甚至是強勢品牌,端看經營者的策略,有機是一種趨勢商品,不難操作議題,而議題備後產生的媒體與品牌效應才是經營者要融會貫通的,錢早就在等你了。

跟土地道歉?




全世界實施有碁最成功的國家是古巴,這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第三世紀國家,其原因來自於美國對其實施禁運導致石油無法輸入,農業無法使用需要大量能源的機械,進而讓古巴境內的農業在迫不得已缺乏合成肥料與化學農藥的情況下,變成所謂的有機農業。嚴格說起來"慣用農法"何罪之有,很多所謂有機的信仰者將其是為罪惡,但卻不知其背後產生的因素,而其因果所產生的卻是所謂依賴能源的"過度消費",也許很多人看到暖化、土壤污染、動植物滅絕的現象,才開始意識到這是寅支卯糧,其背後要付出的代價卻是如此龐大,歸根究底卻是100年前驚為天人發現的"石油"。

也許,這是上帝的笑話,沒有石油就沒有現代化機械的動力或甚至化學合成,科技始終來至於人性,人性卻是貪婪與腐敗的化身,而說穿了,我們有向土地致歉的自覺嗎? 現象永遠是被解析的而不是在一開始就被定義好的,推動有機農業變成慣行農業的方法很簡單,由政府理法禁止不就解決所有事情了嗎? 風行草偃? 理論上是這樣,實際上背後牽扯的龐大利益是阻擾這一切的最大原因,那兩個大石油公司的產物一年市值超過兆,誰敢挑戰? 當民間有志之士推動有機時,政府給你一個大大的門檻"有機認證",就先削掉大多數的農夫,其後生產成本更是讓人望之卻步,然後讓有機的買賣便成某種宗教、慈善或社會團體的行動,其後這些參與者不得不向這些團體靠攏,接著政治那個黑手又偷偷摸摸的摸了進來!

只要你用到石油的相關產物,你就不是有機,頂多是類有機之類的名詞可用,機具、肥料、包裝這些無機的協助工具也許是必要之惡,但也是其最原始的衝突,當然這太嚴苛也不切實際,有機有很多論調,也產生很多迷思,而其中我個人最深沉的察覺是,你對土地的歉意在哪? 那最真誠的意識才是有機的初衷,其他前面文中所提的延伸的種種現象,其所謂的矛盾只不過就是人類內心慾望的展現,慣行農法沒有罪惡,有罪惡的是你過度的需求,還有社會加諸於成就的定義。

種下越多蔬果,越跟這片土地道歉!


且在冬雨備春耕、但求夏風味秋收

一般來說台灣北部的春耕其實是在冬季開始的,而東北季風給宜蘭帶來雨水,也讓農人必須在凜冽的寒冬中展開春耕,耕田在小時後的印象是寂寥的,除了農機的聲響之外,就看到農人一個人駕著鐵牛慢慢駛的在灰色的天空與水田裡,就像詩人說的"蟲鳴山更寂",而孩童時候的我心中知道接下來就是備土撥種的時間,與知道即將過年的心情比較,內心是種矛盾的煎熬,喜的是農曆新年在過2個月就來了,悲的是這一切也是農忙的開端。記得國小四年級開始接替二堂哥當起耕田手的腳色(因為他國中畢業出社會去工作了),諾大的鄉村只聽到"砰砰砰"的柴油引擎聲,繞著圈耕著田。今年回老家,種稻是我想回歸的第二部曲,堂哥順便幫我把老家旁邊的一分地駛一下,我要用手工種"越光米";如果我老媽沒意見的話。

某些角度來說種田絕對是一件白爛的事情,還不如去種花、菜、水果,因為他的經濟價值倹直是低到可憐,這就是重點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實驗,如果我能用這1分地在半年內賺到5萬,那也許有一甲地的人就可以賺50萬了(效益也許會少一點)。而我想表達的是田+人+環境+農產=多大的產值?

直覺上,不就1千兩百斤的稻穀?一斤14元;大概可以賣到一萬五千元,加上人工跟物力結算後倒賠20萬之類的吧! 這也是一個事實,而我所思考的面向,就是不再單把米當做商品來販售,而是以整體的環境+過程變成最後的商品,那就是要建立"過人之處",才有辦法吸引消費者前來!

有多少資源? 一塊地+老農舍+天然環境+小農潮流,大部分鄉村的農民所有的"資源"跟我很類似。也有很多人把農舍改成民宿(這是一個不錯的獲利方式)+體驗(三星蔥有人這樣搞)+餐廳+認購的農作物,現有的資源為基礎在開發出來的商品架構,其實應該已經具備了"獲利"的基本條件,再來就是整合與行銷的問題。

我規劃的步驟如下:

  • 庭院-植物+瓜棚+裝置藝術品
  • 老屋-屋外木造平台步道+油漆
  • 倉庫-改成體驗活動區域+DIY 動手區(清理蔬果+煮食用餐區)
  • 老屋內部-(這部份牽扯到三叔與阿伯的產權問題,日後再處裡)

回宜蘭兩個月大概下雨50天,也讓我的計劃延誤了,當然我是長期要經營這區塊,我的獲利來源當然包含:

  • 住宿(比較遠的規劃)
  • 體驗+美食DIY
  • 農產帶著走
  • 農產認購(長遠)
我還在摸索與思考其中的難度與消費者認知的差距,其中最難的就是包裝這些要素的手法是什麼? 與社區結合的意識形態又是什麼? 在大舉張揚的前期,每一小步都必須是未來小農業的一大步,這是我的期許。嚴格說起來,產業之所以能夠形成有其歷史與潮流背景,除了充分理解現有資源是否有機會整合成能獲利的商品,也必須在適當的時機將其推出,我能做到嗎?

『且在冬雨備春耕、但求夏風味秋收』,在最艱難的環境下,收成也會特別香甜,前提是老天爺的賞臉。

環境產業-行健有機村

官方對於土地與農業政策的方向是乎趕不上民間團體發展的需求,向來以工商業導向的政策很明顯衝擊著台灣本島的環境,其代價之大很明顯高過於經濟成長與國民所得的有形數據。大量的工業用水而超抽地下水、甚至攔截地表水導致農耕漠化、為設立工業區而強奪的優良農地,然而漠視的不只是弱勢的農民,更讓國土與環境永續經營的政策變成鬼扯。
台灣需要一個新的名辭教做"環境產業"。其中包含農業、觀光休閒與原本看是豪無"經濟"價值的環境保護。再這名詞在消費心理形成之前,必須先理解環境產業在各個農業區域應該如何形成,我個人認為有幾個因素要成立:

  • 歷史、建物
  • 地景、地貌
  • 農作、農產
  • 人文、祭典
  • 商店、餐廳
  • ?就這些?
乍看之下不就一般觀光區?!  是的,個人見解裡面,觀光是一個解決方案,只是關什麼光就大有學問。以照目前台灣的觀光旅遊除了天然的自然條件之外,基本上大多是以"湊熱鬧"的形式出現,不論是音樂季、媽祖遶境、博覽會,基本上都是憑空捏造出來的觀光產業,其具備的底層條件是"人文"。或者知名的九份、彰化鹿港老街等則以歷史、建物為基礎條件,新社、華山則以作物+天然環境為基礎條件,我不去細分,但是大概都必須要具備以上多樣的條件下才能形成觀光資源。

對照一般農村除了少數的區域,即使被冠上休閒農業區的很多農產聚落,大多不具備真正的觀光條件,我真的不相信大多數到玉蘭休閒茶葉園區住宿的遊客會帶一、兩斤茶葉走,意思就是"茶"除了因為"山"與"茶園"型成的些微景觀資源之外,其環境產業並未被真正發揮到具"經濟價值",頂多買你兩顆茶葉蛋,不會像日月潭因為有湖可以跑船而"自然"產生遊艇業。仔細推敲,消費力道的強弱在于"商品"被購買時的急迫性,如果急迫性不存在,那自然"花錢"的動能就低落。錢要花在哪裡? 田有什麼好觀光的? 這問題就不要問我了,如果經營者都不知道,那換別的行業吧!

蚯蚓看過嗎? ......................................

"因為有您的購買,行健有機村一年減少農藥100公斤、化學肥料5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50公噸",養了5萬隻的蚯蚓.......。

依我觀察,"小農的故事"並未真正發酵"(也許也不會真的發酵),而被大量的消費者接受,在行銷策略上,目前宰用的策略是有瑕疵的,因為,有些有效的著力點不是目前經營者所採用的。我的觀點,很多數據可以說明很多事情,為什麼要支持"行建有機村"或者其他的有機農業? 因為這些農戶在位消費者建立永續的"天然環境財",這些數據是可以量化成讓消費者"察覺"進而參與購買與消費的動能,有些優勢不能被忽視,而卻在消費報導或行銷上在突顯"弱勢",因為最常看到的報導是"辛苦"、"樂觀".....統一的商品絕對不會說 統一的員工很辛苦,:多多來7-11買我的產品。仔細思考怎樣把乍看部具有觀光資源的"有機田"變成具有觀光價值的"賺錢有機田",也許答案不在"作物上",而是因有機種植而隨之而來的"動物"。

行銷"有機傷品"的品牌策略必須採取更大膽的方式,去讓那些"觀光"要素成立,去聚集更多成功的能量;臺大的彎腰節是不錯開端,但是誰會去管"生產者"那個要賺我錢的人彎不彎腰? 是要消費著花錢來彎腰才對,至於為什麼他們彎腰又要花錢? 

叫農夫多養點蟲,告訴消費者在不來你的小孩就沒有"蟲"可以看了,去突顯有機種植的價值,去把抓"雞母蟲"變成"BABY BOSS"一次要一千元的消費活動,去告訴那些愛寵物比愛父母更多的頂客們,寵物部在原野奔跑會生病的,去告訴使用IPONE簽到的消費者,千簽萬簽少了簽"行健有機村"就是不夠"潮"的人種。

行銷人如果不善於分享喜悅並包裝喜悅,產品一定賣不好,更難過的是這些農村的"細節"跟行銷的相關卻無法被察覺,也許腰彎得不夠?!

當我把主題下為"環境產業",就先說明了對於所處環境的洞悉與優勢的開發,後知後覺是政府的義務,不是產業界人士該有的權利?  在台北買的行健米跟在行建村買的行健米,不只是通路不同,更是產業需要被開發出來的"賺錢"特性。冬天泛舟很冷? 去北海道看雪都不冷? 點子是人想出來的,條件也是可以被開發出來的,與其告訴我很多不可行的先天條件,不如告訴我有哪些可行的點子!

有機農產不只是農產,50甲的有機田可以種出 1萬隻的蝸牛、2萬隻的蚯蚓、5萬隻的蜻蜓、..............少100公斤的農藥............,而這一切只要親愛的消費者"您"多花100塊錢,JUST BUY IT 、JUST GREEN IT ....。

這意味著,如果是我操作行健有機村,我會在米的包裝上標示: 我的米不只餵飽你,也餵飽了8個綠繡眼家庭、100多隻的蜻蜓...還有兩隻點點點..................。

打工換幸福


既然決心要幫幸福草莓園的謝大哥,那我就期許自己能盡全力在沒有多餘的資源下,通盤思考對於一個有機農業的品牌建立與行銷模式,於是把產品的優勢與劣勢做分析之後,整理出幾個目前的有機小農業可以實行的推廣方式:

  • 換工體驗
  • 教育深化
  • 社群串聯
  • 配套銷售
換工體驗
  • 工作內容規劃
    • 因應各種不同的作物與環境須細節規劃當天打工者須完成之勞務與當天可完成之基段工作目標。
    • 勞務內容可規劃成高成就感與高重複性兩種搭配,一方面可滿足部份學員的"速食快感",第二方面,勞務密集的種植等耕作事項則可完成農場本身之施作目標。
    • 領隊須以最高規格要求學員以專業之施作已達深度體驗之效。
  • 勞務報酬物件
    • 需提供以實際工資換算之報酬,如:收成作物、住宿等值之明確物件。
    • 報酬須以合約方式訂定明確之交換方式,以避免日後之糾紛。
  • 成就展示
    • 對於新的農場這部分在推廣上面是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必須很明確的訂出上述兩點要呈現給社群、網路、媒體的重要資訊。
    • 詳細以文字、影音、相片記錄整個打工過程,讓參與者理解到整天工作之成果總覽,並以參與者為出發點,將訊息傳遞出去。
    • 心得交換,參與的學員基本上都是動機強烈的種子,分享彼此對當天的體驗新得可以借以產生向心力;增加對品牌認同來增加日後銷售的力道。
教育深化
  • 由於學員對於有機農耕的認識深淺不一,可先讓學員從慣行農法對作物的施肥與農業噴撒對環境與食用時對人體的衝擊,再強調有機種植的最終目的與為達目標所付出之高額成本。
  • 強化慣行農法所得之廉價作物,並非想像那樣的低廉,而是看不見的巨大環境成本讓全民去買單,相對的有機農業才是對大環境與永續經營的最低消費。
  • 環境有其消化污染物的能力,但慣行農法累積的毒害已超過目前土地能承擔的,消費者必須用實際行動鼓勵友善種植的作物,讓土地與環境得以喘息,以降低其反撲於人類的力道。

社群串聯
  • 邀請參與打工之學員透過社群產生串聯與渲染之效力,例如:標記人名、或者學員自行拍攝之照片。
  • 切勿強迫。
配套銷售
  • 擬定針對學員的銷售優惠方案,與其服務單位之團體購買與參觀採果等之配套。
  • 針對網路預購的優惠需嚴格限制數量與提供較低之價格。
總結
活動的目的是要創造三贏的狀態,有機農業者、消費者與天然環境,在相互作用下產生出的正面意義,不論是有機業者可突破傳統行銷的限制與框架、消費者可獲得寶貴的經驗與純淨的食物而環境更在雙方的努力與認知下得以永續經營,消費意識與環境保護主張的抬頭下,有機更做勢必是最好的農業生產方式,而其與消費者認同之間的差距,則有待更多人的關注與行動,並讓真正的益處讓三方獲得。


不見三星、卻見冬雨

長年來冬季的蘭陽平原是多雨的,記得孩童時期只要冬天到就是天天穿雨靴上下課,前幾年氣候改變了,雨不見了,今年,又回來了,從搬回三星老家的一個月裡大概下了20天的雨,竹風蘭雨的狀態似乎又回來了。剛剛看到在facebook的好友 古亦茶的東泰看到他要寫一篇"農村體驗"的文章當作業,突然引起我很多小時後的回憶,回想我的"農村生活"嚴格說起來是"深刻"的,農家出身的我當幫農是天經地義,隨著節氣而作息的農村永遠有忙不完的事。

插秧
過完農曆新年三四天大概就是要播種插秧的時間點,印象中最早的播種是將二槽仔(較差的稻穀,因為比較輕,在鼓風機裡會飛的比較遠,會掉到第二個收集槽,所以叫二槽仔)灑在整好苗圃裡,帶長成約20公分長在用鐵片刀,一片一片的撩起,置放在竹籃哩,在挑稻田裡去種,此時村裡的鄰居會互相協助種植稻苗,意思就是不只要種自己的,還要幫忙別人的;別人也會來幫忙。所以一二十個人一字排開,迅速插滿水田,再換下一塊田,就這樣互助下完成3-40甲的水田,而我期待的都是伯母或媽媽在中場休息送來的大麵。當時亦有用稻米發芽直接播在田裡的滾輪式機器,但是因為不是整株,人工收割變得困難,一兩年後就不被接受淘汰。

插秧機在我國小時候開始進場,播種改變成用秧苗箱,先將土壤弄碎加入肥料後置入央箱,再用播種機,一箱一箱的灑上發芽的稻穀,在置放到苗圃,其後再將一整片的秧苗取出,置放在擦秧機,用機器手臂將央苗插入水田。這顯然效率上好很多,機器也從原本的一次兩排、四排到現在有看到八排的,備註:機器插秧後,還是要人工去巡視、補插機器漏掉的,集約的農耕意味著產量能多就多。工業進步的確帶給農業很大的幫助,也改變了農村的生態與環境,隨著人口外移謀職,這些事件就逐漸消失了。

而每年過年阿伯播種的時候,有時間還會幫一點忙,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老農的不幸,畢竟接手這工作是不切實際的,一樣的工作這30年來沒太大的改變,只是,耕作的人越來越少,慢慢交給鄰居代耕,現在,集中到少數的代耕業著。輕描淡寫三段文字,無法正確形容在孩童時的感受,天氣是寒冷的、赤腳的在冰冷的水田裡幫忙絕對不是快樂的回憶,冬季蘭陽的雨勾起的記憶是接下來準備過年後的農務。

不見天上的星星、因為天天下雨,一直是我對宜蘭的印象,記憶中平地還結霜過,臨近陸續耕耘機又出籠了,開始整理水田,少數的農夫整理著灌溉溝渠與田埂,阿爸過世15年了,早已忘記當年一早被叫 "阿汶仔,好起床了"、"趕快飯去扒一扒、秧仔土跟你弟去篩一篩,等一下我要絞肥料",這一些不是很遙遠的記憶。

搓草
說起搓草絕對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情。等待秧苗約30公分高時,要將田裡的水放掉一陣子,而雜草也就因此奮發向上的長了出來,一甲的水田就這樣被搓過一遍,在阿公還沒分家產之前,家裡最多種約5甲地,那只能說是毫無人道可言,星期三、星期六下午、星期天在那時間點都是在田裡度過的。

農藥來了,在插秧前先灑上去,草都不見了,真是開心,但也改變了一切,田裡原本該有的水生昆蟲;螢火蟲、蜻蜓消失了。

記憶會在某些時候被喚醒,不一樣的心情,對於同一件事情說法是不樣的。有些記憶真的不是很遙遠,當印象中的動植物慢慢的變成記憶的時候,那一切才是遙遠的。

芋頭、老農與兩個小孫女

先將走莖掘取再切除部分塊莖,只留發芽處。
阿伯是我的乾爹,在那個年代親戚之間都會互相認乾爹-小孩以防止病亂而無人繼承子似的問題,於是順理成章的我就成位我伯父的乾兒子,他已經76歲,基本上農夫資歷大概也超過一甲子,上週日他正準備種下芋頭,剛好女兒跟姪女都在老家,就帶著去菜圃讓小朋友親近一下土壤,也讓自己跟著經驗豐富的"正港"有機農夫是如何利用"天然"的資材來進行蔬菜的種植。而芋頭是最好種,但卻最難好吃的一種根莖類蔬菜,氣候、水質跟土壤都會直接影響最後的產出結果。

阿伯的芋頭是檳榔心芋:(資料來源)
註解:為本省栽培歷史最久且最普遍的品種,母芋呈紡錘型, 表皮棕褐色,肉白色,散佈紫紅筋絲,形狀似成熟的檳榔種子,球 莖重 400~800 公克,肉質較疏鬆,粉質且香氣濃厚,味道鮮美, 分球較少,有較長的走莖,適水旱田栽培。

這是宜蘭鄉間最多人種植的品種,適合糕點以及煮食,原本阿伯只種了一排大概15公尺的範圍,今年因附近的休耕地答應他去耕作,所以決定要加大種植面積,大概是一分地。女兒就穿著小雨靴在一旁玩起芋頭葉上的水珠,玩耍還是比較重要的。小常識:可食用芋頭將水滴在葉子上,會凝聚成水滴,若像姑婆芋等有毒的芋頭水滴則會附著愛葉子上。千萬不要再山邊看到辜伯玉就想採回來吃,會中毒的.....。


阿伯專心的整理芋頭,兩個小孫女此起彼落的叫著"阿公,那是什麼?"好奇心也讓阿伯用台灣狗語回答著,女兒貼心的說:阿公,用刀子要小心,不能弄到手,會痛痛、要看醫生。阿伯只是慈祥的回答:對阿,要小心!
移植到新開墾的菜圃,這原本是種植芭樂跟柚子的果園,前幾年賣掉,接手的地主也無心耕作,在多年的休息之後,這片土壤顯得肥沃很多,記得當年(30年前)我跟老弟去偷摘芭樂還被園主抓起來,現在回到此地不覺莞爾,而原本果園的主人早已去世,但是土地的故事不就是流傳的嗎? 小常識:芋頭其實還是很野性的蔬菜,切除莖幹會流出年籌的汁液,沾到皮膚是會癢的,所以種植時千萬要小心。姪女熱心的幫阿公"運送"芋頭苗,阿公一面叮嚀不要碰到手背。

女兒,只是專心的玩著他的雨靴,在灌溉水溝著踩水,也不知道為什麼她覺得很開心,小孩啊!突然間,一隻綠色的毛蟲從葉子上掉下來,這對小朋友來說是有驚喜有害怕的時刻,我相對大多數都市人也是吧,這隻應該是"銀條斜線天蛾"
,聽說是害蟲之一,不過我想"害"這個字的定義是對昆蟲生存的歧視,不要讓阿伯的收成有影響就好囉。總之,認識多一點的生命對小孩子來說會有種程度的啟發,在我跟女兒描述說:這是蝴蝶的幼蟲(雖然證實是蛾),先用看的就好,不能傷害小生物,只要不要像對蟑螂一樣的誤解就好。我是這樣想,田野間總是有很多不同的驚喜,一叢芒花、一隻蜻蜓、一隻尾巴還沒收的青蛙、一顆福壽螺或者一隻蟋蟀,都是大自然的一切,在以往沒有"環境"的概念下,對農作收成無幫助的都是害蟲,也讓這些生物顯得很多餘,但這些才是生命的源頭也是環境的指標,傳遞正確的環境概念是最重要的事情,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阿伯只是專心的樣把工作完成,但對兩個小朋友,這是一個小小的開始,不經意之間我們會傳達很多意識型態小下一代,親情、土地、生物、環境,潛移默化之間,他們會認識、理解與學習對待大自然與鄉村一切的方式,田野間的生物群,代表著環境的健康程度,人類與之和平共存是友善農業的開端,不該在我們這一帶斷送。女兒拿著我採給他的芒花,遊戲間,也許我給他的不只是一個下午黃昏的玩樂!


什麼可以玩的小孩最幸福   

阿公也擔起生態教育解說員
秋天芒草總是有種淡淡的美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人類因為口腹之慾不斷的利用配種改良、催花、催熟等技術來生產農作物,在以往無所謂農耕技術時,一切跟著季節與節氣在運作,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節慶也伴隨農業社會的作息產生,立春來過大年,因為那時間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當然就好好休息,清明剛下完秧苗、趁著雨季無法下田時好好的祭拜祖先來祈求本季的豐收,端午準備稻子開花結穀,吃個好的準備好收第一季的稻米,中元節第二季的水稻種下後,在祈求好兄弟賞口飯吃,中秋收第二季來個大豐收,在冬季的到來之前將收藏作物等待過另一年!

石油與工業讓這一切改變了,在若干年前舉世稱讚的"工業革命",現在似乎變成了毀滅的開端,在商業的推波助瀾下,農業卻大家眼中變成收拾殘局的救贖,多沉重的包袱,似乎把一切污染土地、優氧化河川與農產品農藥殘留等等罪惡加諸於農業之上,記得開始這部落格的開端,是因同學父親的對話,他一段話: 『要用化學肥料、化學農藥都是政府教的,現在要我們不要用也是政府說的,以前沒化學之前就是純有機種植阿,這過程不是阮能決定的』。

現在因石化產品的汙染,導致人開始質疑了食物的安全性(對我來說還是屬於自私與功利的石油文化),有人因為健康因素重視了,也有人因為社區營造等議題開始關注農村了,有人因為宗教信仰問題重視農村了,不管出發點是什麼,起碼有人重視,這是好事,但也是另一個混亂的開始。在fb上我關注的幾個農業相關的粉絲團,看見了"春耕"、"夏耘"的農村採訪活動,看完一些"農運"人士的影片與文字報導之後,實在很想給他們一人一拳,隨然說出發點都是好的,但以高智識份子的姿態去拜訪個一兩天,就能把農村給看透?拍拍屁股之後弄幾個部三不四的報導跟研討,乍看似乎很窩心、很感人、很熱血,但其實這動作的危險性不是外面人可以理解的,因為有些傷害是在無意間造成的,而當事人卻不自知。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會有傷害? 我們是很成新的要去幫助農民阿!當你描述不出我所形容的危險性或無法放下既有的觀念去審視這些作為,那表示你一點都不跟農民站在一線,因為,不懂"農"的人,就會產生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效應。

傳統上(現在也差不多),農民幾乎是所有職業族群裡最聽話的一群,政府說一斤稻收10元,就乖乖的交、說要有機種植,就乖乖的不噴農藥、改用生物防治、改用有機肥料(一種比一種貴),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產生了剝削,因此你有聽過商人賺好幾億卻沒聽過農民賺好幾億的。所以,當你不確定幫助農民以友善、有機的耕作法而獲利時,你確定你扮演的不是那個剝削者的角色? 你的採訪拿走的不就等同竊取一個有價的"故事"? 當你積極去傳遞給農夫們有機農業的美好,不是等同於加諸於其上的霸凌,試問,他們的營生與獲利是你真正在乎的嗎?還是對你而言只是另一個有趣、流行的話題? 當您想投身農村時,請觀照自己的能力與角度,除非你意在幫助農民以有機種植並能幫助其獲利營生,否則,你多購買他們的作物就是最好的幫助。

我不想否定這些熱血青年的行動,也許在消費者意識下,有機、友善小農這一塊是有機會成為市場的寵兒,但,讓人擔心的是其中的"商業",因為商品操作與行銷代表的是某種程度的"成本",意味著,除了"熱血"之外您投入的成本與農人投入的成本必須回收成兩方都滿意的獲利,否則這一切都只是空談,只是維持不久的新聞話題,我們也看過很多看似光鮮亮麗的"商品",最後以失敗收場。然後,卻有人虎視眈眈的看著這些,你的失敗就是別人的快樂,準備要收割的財團,就等著各位把議題炒熱卻沒經營能力時,他們捕蟬的愉快大家可以想像。

農村革命也好、青年微革命也好,如果大家不想看到"滿城盡是統一集團",那就不能讓革命失敗,不然就留在原地,好嗎?

也許,責任就是請您好好固守本分,多買一點在地食材,減少外出吃大餐! 如果你不是這要在實踐有機生活,那你要為寫的每個關於農村的文字感到慚愧!




農場景觀規劃之我見

日前再度走訪"竹南第一家-幸福草莓園",起因當然是工作上的需要,去參加農委會的課程,但是接觸了主人謝大哥還有那邊的環境之後,就有一股熱血想要多付出一點什麼,當然,我什麼也不是,只是自己花了一段時間走訪各地的農場與心得,認為幫得上忙,所以就殺過去跟謝大個的另外幾個夥伴聊天分享彼此對這園區的看法與理解。

以我自身的角度觀察大環境,也許所謂的休閒農業跟觀光業,其實應該統稱為"環境產業",這樣就可以比較清晰的畫出所謂觀光農葉或農場的樣貌,這意味著農產品與觀光是互為一體的"商品",那就表示少了觀光,農產就顯得很薄弱,必流為一般市面上的"農產品",其光環消失。

那回過頭來看到"幸福草莓園",以農產的角度來說已經是台灣一流的,無毒、有機這兩個大標籤已經讓產品本身具有優勢,再以"農場"的特性加持,在市場上的殺傷力就清晰可見,所以就農場的整體規劃而言就是相對重要的一環。

以現狀而言台灣農場有三大類為主(民宿服務的不談):

  1. 體驗型-以消費者參與學習為主,導入自家生產的農作物與加工體驗,進而銷售產品
  2. 享受型-以純消費導向,提供相對高級的餐點與景觀花園等提供消費者進行享樂式服務。
  3. 生產型-以生產的作物,開放消費者採收,並由消費者攜回。
當然,也有綜合的型態經營,但大都以其中一種為主軸,再慢慢的擴張經營項目。其中農場的規模、景觀規劃、服務規劃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如果以"幸福農場"為例,服務項目很明顯是採果,那園區內的景觀與動線規劃就變成最大的關鍵。以下是個人分析的幾個建議:
  • 吸睛的主建物-一個具有特色的服務中心、餐廳、販售區是遊客地一眼的印象,合諧但具有強烈對比的建物往往是決定"銷售額"的關鍵。
  • 隨地可見的"小驚喜"-討喜的立牌、許願樹、提供休息的椅子、鯉魚旗、動物木偶、心型的小跨拱、鐘或其他可讓人轉移目光的裝置,可讓遊客有目不暇給、貼心且豐富的感受
  • 預設的拍照點-拍照是旅遊最重要的一環,上述的點就是讓消費者在園區類拍照留念之用。
  • 一公里以內的動線-一般遊客在做"休閒"時不喜歡過度的行走,疲勞感對消費者而言會產生負面的情緒。因此,動線規劃上避免過長,在預計的動線上佈置上述的"小驚喜",提高遊客移動的動能,最好是以環狀(起點、終點同一位置,並設置在"販賣區"前),可增加"飲食"的需求量。
  • 善用地景與材料-景觀佈置是花錢的大工程,因此了解區域內可替代的材料,可節省很多成本,如原生種的花卉、廢棄鐵桶、木頭、水泥樁、石頭、大樹等。
  • 避免過度的使用"塑膠類"製品,如採集時的籃子、休憩用餐之桌椅,如有供餐;餐具也需注意。
以遊客2小時駐足的時間計算,採果過程的豐富感受是目前觀光草莓園比較欠缺的一環,以較高訂價策略來行銷草莓,勢必要照顧到遊客的"感受",必須提供物超所值的心靈感受,以上僅為個人意見,現場的狀況或者成本與時間上的考量會引響業主的判斷,但其精神還是以貼近消費者為中心點延伸,多參考其他元區甚至非本業的餐廳與農場等的景觀規劃,也許會有不同的體悟與收穫。

台大有機農夫市集閒逛+閒談

因為我跟他說比YA才能去玩"碰普"(汲水器)
今天跟女兒剛好在台大公館附近,原本就知道周六下午在農學院固定都有有機農產的市集,就順道探訪一下,地點就在台大農場的校內道路上,從基隆路側門進去比較快,就在農學院入口,看地圖

我不知道以往的擺攤生意情況如何,也許是我接近五點才到達,離收攤時間已經快要結束,所以每攤大概有兩三個消費者在逛,我大該觀察了消費者的穿著(以貌取人),大概都是知識份子的樣貌(或是公務員),看起來是比較生活優渥的一群人,其實不難推敲,因為有機農產品的價格相對是高的,除了茶葉好像價格差不多,當然茶葉本身的訂價有他的規矩,就另當別論。我不知道這些有機農夫是不是有特別做市調或客戶追蹤,個人是覺得這一環可能還需要有關單位進行課程的教育,當然如果你看到我的文章就當提醒囉!


開發新客戶+家客戶管理追蹤+累積固定客戶群=賺錢,不管是哪個營利單位(農夫也是要過活),那除了田間作物的品質管理、清洗包裝運送之外,對於客戶群的建立上,這點是可以繼續強化的,是不是一試成主顧,就看功力了,那我想,這群消類者有的是$$,不在意多花錢買作物,但是要兼顧他們的"心"與"奇蒙子",多費一點心吧。


我想,畢竟是學術單位發起的例行性作業,所以商業氣息與娛樂性質相對低,可逛性就顯得薄弱許多,這是這些年來我從事音樂表演與活動規劃工作的理解,要有人來逛單憑有志之士的推廣而沒有"行銷"的活動,那立意雖好但是效果會打上很大的折扣。我問了幾個攤位的銷售狀況,都是回答"普通",有一位內湖的農夫告訴我新生南路那邊有一場,他想去看看,我也問他四四南村、248那幾場有趣詢問嗎?他說:還沒。當然,也看到一些用心的農夫把DM準備的很精美,也很細心的解說蔬菜的種種。其中一位還熱心送小女一顆百香果,因為我只想跟他買兩顆嚐鮮,他就切一顆給我試吃(我不想買太多的原因是我老家就種了三株,產量也很大),熱血是驅動這些農夫轉型有機種植的動力,與消費者閒聊的過程也是交易的開端,但我不曉得有機是不是要完全跟"樸實"畫上等號。
看到這麼漂亮的竹筍就很想買




常常開發客戶的時候被客戶問到:你們的"平台"有什麼優勢,為什麼我要去你們家上架、擺攤,除了天花亂墜的鬼扯淡將客戶洗腦或用關係求業務之外;作為平台的CONTENT(擺攤、上架的廠商),必須先知道這些平台可以為你的商品創造出什麼優勢,那"台大嚴選"不知道購不夠力?!

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輕鬆一點的推廣也許也是一個貼近民心的好方法?!硬要做過度得裝飾搞不好適得其反。但,看大家擺出來的"呈盤"方式,個人認為是稍為簡陋了一點,是可以在多用點心在攤位的擺設,畢竟這些作物屬高單價,視覺上是應該要多下點功課,以符合消費者期待,當然,不是說要華麗,而是某種屬於"有機"的LIFE STYLE。J拿一般傳統廟會或者公益活動的攤位比較,除了少數消費者之外,要勾起買意是欠缺了一點(不要說我太苛薄,只是提供小農一些行銷思考點),我想產品的性質、種類大概都是差不了多少,要想在這麼"不"競爭(相對於傳統市場)的環境下脫穎而出,顯然是簡單得多。

讓我想到公司附近的新咖啡店。兩個小鬼賣起10元咖啡,每次去買要是旁邊有新的顧客都會聽到"10元?"能喝嗎?、這樣會賠錢吧!?一堆驚訝的眼光,甚至老闆會穿起蝙蝠俠跟超人的衣服在促銷;重點不再能不能喝或者賠不賠錢,重點是.........有人問、有人試。也許,"有機"再目前還有一點的行銷優勢,假以時日,這些農夫就會被"相關單位"給遺棄,因為政策性任務達成,大家都有機化了,商品的競爭就又回到原點,那趁現在就先打起知名度相對是簡單的,而農夫甚至是輔導的單位都沒想到這些?!

包裝很精美,攤位要是加強一下,會說服力!
也許我想太多,這些農夫獲有關單位另有盤算也不一定。
總之,我跟女兒玩得很開心,當她問起"這是什麼菜?"我都會加上"這是有機、的高麗菜,"沒有噴農藥,不會污染土地,那河裡就有很多小魚",也許,她還不懂有機跟無機的差異,但起碼我們這一代的努力下,她們是可以更健康的,身為公民也只能以自身的教育傳遞給下一代,健康的真正意涵不只是身、心、靈,環境的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礎。
我們也只能期許,這一代的反省與修補可以讓下一代免於恐懼與匱乏,前幾天在老媽的菜圃跟他聊到"有機",她完全是鴨聽雷,這是歷史的美麗與杯愛,上一代為生存的奮鬥建立在"石油"的開採上,也非罪過,這一代在理解"石油"的傷害是必要更被被去彌補。在"石油"為基礎的工業與經濟市場上要奮力一搏,那也得先解商業演化的由來與趨勢,再藉力使力去扭轉現狀,多買一點有機作物吧!我的朋友。

我們大有為的"有關單位"把這些對土地與環境的壓力丟給有機農夫,但是,就成本考量上那是很大的負擔,也因此除少數接受補助的單位之外,要進入有機的門檻就根本不是一般小農可負擔的。難怪每次有選舉時,都要搬出"樂天知命"這四個字給農夫,跟封建制度下的貞節牌坊意義是一樣的。話說回來,現實如此,有機農只能自求多福,那也意味著台灣的土地只能自求多福,那百姓、兒童......不敢想像下去了。天黑了,看著陸續收攤的農夫純樸的跟我點頭微笑,女兒跟她們說"BYE BYE",一次市集的結束,才是有機小農們奮鬥的開始。

小農產品的行銷資源利用

上一篇大概談到現在的小農的農產行銷狀況,撇除了產品重疊性與食品安全衛生;知名度是最重要的,那行銷資源有限的小農可以利用什麼免費行銷管道與資源來拓展業務? 以下提出幾個建議:
實體:
  • 試吃是一切的開端。
  • 加入友善市集或產銷合作班-市集的優點是買家不手軟,缺點是場次太少,但務必要去卡位,記得一定要拍照做紀錄,產銷合作社的加入是為了要在"社團"與社交上能有所斬獲,社區與農村的力量不可忽視,要善加利用。
  • 鄰近觀光景點擺攤與傳統菜市場擺攤-這是很瞎但是最能跟尚未接觸有機、友善的婆婆媽媽們直接面對面廝殺的場所,過得了這一關那後面就是坦途,記得要拍照紀錄或錄影,將自己的形象與定位拉高到"名牌"等級。
  • 積極參與社區與各類有機社團研習活動或研討會,在同行之中獲取情報與互相交流在日後可作為人脈與資源的動能。
Local 永遠是裡最基礎的立身之地,不管眼光放多遠,必要的路還是要走,這在往後會有很大的幫助,尤其這圈子不前不大,在圈子內可以打開知名度也就意味著您往"有機、友善"名牌之路前進。

網路:

  • 免費的商務平台(有些可能要錢,但是價格都不高),將商品上架意同某種程度的曝光與通路佈局,在現今這區域大多數是以學術與社團型態成立的商務站台,是將商品快速在"平台商"面前展示的最好利器,這些平台商對於產品開發的能力其實相對是不足的,您願意提供商品;他們也會視為重要資產並將他們的行銷資源用在你的作物身上。至於線在有哪些地方可以上架或宣傳,我還在收集;大概有10到20家。
  • 部落格-這是發表生產履歷的好地方,可以完整的報導農作物種植過程,藉由圖片與文字(當然這需要功力)協助之下,可讓消費者慢慢的接受您的用心,雖然時間要拉長,但是無所謂,因為作物的生長也是需要時間的。部落格的寫法是有其訣竅的,切忌大量的文字,一定要用"圖+生動而少量的文字",內容部份可以發布作物、生態、當地景觀、研習心得、參與市集紀實、食譜等相關又不會一直在商品上打轉的報導。文案以生動有趣為原則,切勿以國小寫日記的心態,那沒人要看。而,只要有人回應,一定要加上千千萬萬的感謝。
  • 社群媒體-這是一個趨勢也是很弔詭的行銷資源,首先,以公益為導向的粉絲團是首要連結的目標,接觸後,再將您的商品或活動委託其粉絲專區發佈(最知名的就是"跟農夫買"),這類的管理者都很願意幫助小農,當然不要過度使用避免引起反感。次之,自己的粉絲專區或者個人首頁,請務必在您的名稱上加入自己的商品名稱,而回復或者與人交談時避免過度談及自己的商品,除非有人問。而狂加人當好友可能是必須要特別注意的,還是避免反感,但是千萬不要客氣。而動態發布的時間與內容也必須先思考過,可多發佈相關的社區、市集、農業、健康訊息,圖片最好是自己拍的。
  • 郵件,這是很深奧的技巧,只要跟你買過商品的消費者,務必要噓寒問暖,這是客戶管理的一部分,買過的人回流率代表你的商品好壞,老話,發文內容必須要先設計過。
所有的動作目的都是為了打響知名度與拓展業務,只要在商場上打滾過的大概都知道這些基本道理,而貫徹是"農夫"最頭疼的問題,每天都在田裡忙,回家還要上網!? 沒辦法,這是你的"生涯"。

基本上,這些管道與小技巧,並不會太難,只要呆呆的去執行一定會有所斬獲,一開始也許回收效益沒那麼快,但是,步做一定都沒效益。行銷,在目前大環境下有很多可以呈現的樣貌,但是其基本概念八九不離十,還有很多自己也還沒學習到,大家一起慢慢精進。


台灣各地小農的產品與行銷現狀

在成立了遊耕民族粉絲團後,也積極探索台灣各地不具備企業、合作社與產銷班或被產銷班"遺棄"、背叛的小農資料,在"直接跟農夫買"的粉絲團裡找到一些,也花了一個下午找到這些小農的部落格與官方網站,以參與身份來區份大概歸納出一些(中大型農場不在此範圍):

  • 新農夫-老家原本有一塊地,回到老家並依循舊路去從事有機、友善等農作物種植,積極參加社群與市集,企圖殺出血路。
  • 老農夫-年過花甲的專職農夫,只會種但是不會賣,透過產銷班的採購量低廉入不敷出,由兒孫輩的代為經營部落格或於傳統市場擺攤。
  • 以農產加工品為主力的半X半農-多數以女性,積極參與社區將自家農作物加工,製作可儲存或口味多變的加工副食品。
  • 透過漂鳥計畫,租地佃農- 這類農夫透過官方的輔助,已經慢慢在軌道當中,其中參與的農夫大多學力較高,且稍具行銷資源。

透過CAS與有機認證是這類小農要先跨個的門檻,取得消費者的信任的第一步,也是第一個難題,不論是認證成本與時間都是相當耗費精力的事情,有時候我想這也是官學用來卡位與營利的手段,在土地與農業政策是自打嘴巴的作法,但是沒辦法,老大說了算。當然,這一步做到了,是不是對作物的銷售有幫助? 理論上是,但是塑化劑的風波,似乎也讓民間對於官方的認證有了相當大的疑問,總之,這是必要之惡,但於上述的幾個類型農夫而言,是Mission Impossible。所以,跳過。

通路策略:
  • 市集是目前最多人嚐試的一項作法,因為市集發起單位通常具有社區意識與創意人文的感染力,逛市集的消費者通常據有較闊綽的消費能力與社會認同,相對擺設攤位的收入是相對可觀的。
  • 網路銷售,有三種模式在做
    1. 社群行銷-透過部落格、臉書等社群媒體作訂單的收集。
    2. 自力平台上架-這類大多以加工品居多,以Yahoo拍賣或免費的網路市集。
    3. 通路上架-由通路商對農家採購(契作),在行上架到網路銷售平台。
  • 當地超市上架-這部份的以稻米居多,蔬菜類應供應量與價格問題,似乎還沒看到。

行銷策略:
基本上,除了透過部落格或臉書的社群傳遞之外,可以說是沒有行銷策略可言,除了少數可以撰寫出很有說服力的產品文案、拍出很漂亮的照片之外,就是一些生活與田邊記錄,對於產品的描述或透過創意的少之又少。甚至連商品都談不上,不是我要貶低這些作物,而是將作物商品化的環節是最讓農夫頭痛的,畢竟這是一個專門的學問。

現狀如此,找機會突破是一個最重要的,在這之前要先定位自己的商品與品牌價值,沒有的CI的商品只是物品。怎樣找突破點?明天再繼續。

農業、農村意識vs商業、商品行銷

農民變成社會弱勢是商業機制下的必然結果,很多社會、社區工作者在推動農村社區改造或者產業升級時,都因為"賣"的問題而困擾不已,因為關心這塊土地或投入農村的人大多不是以商業、行銷起家的。所以,少數獲得學術界、社團或媒體關注與支持的"商品",在大量圖文與故事的渲染下可以顯得突出,短時間內做出銷售成績,但長遠對大多數的"小農"來說意義不大(紅了商品數量也是有限制,不沒有足以支撐的商業利基)。"交易"是商業行為,而商業行為就勢必有它必然的要素,也因此,讓農產跳脫傳統的"產完再銷"變身具有"流通價值"的商品,似乎是現今的商業底下的一條藍海之路,試想大湖鄉種三年草苺就可以蓋農舍的農夫大有人在,其產品與銷售結構是可以被大多數的社區型農業區所借鏡的。

在先不論及農作物的生產特性下,商品講求的是通路優先,沒通路下不管在好的商品或行銷都是白費,"網路"乍看之下似乎可以提供一個管道,也似乎可以由小農 2 End User,但,網路或許可以解決資訊流與金流,而第一個碰到的是 B2C的物流成本卻是不可解的問題;所以延伸成團購、企業認購等帶有社會主義意味的銷售模式,而或各地形成"有機、友善作物市集"等等的"擺攤"。在不論是經營平台或者自營商上,尋求有效通路是期待被解決的問題,而當主力放在農村意識、消費意識等期待情感共鳴的少數訂單,不但沒幫到農民反而製造有心要參與人士的壓力與困擾,拓展正確有效的通路才是經營者需要考慮的,日前遇到行健有機村的原鴨米創辦人沈先生,他在投身"有機農業"之前,已經拜訪了當地的超級市場並嘗試上架,搭配著各類型的展出、競賽與參訪學習才慢慢打開"通路",他意識到的是商業前提的農產銷售,除了網路上哪裡可以買到您的產品?!

消費意識是逐步走向關懷土地與人文的,在這過程中穿插了很多體驗經濟、幸福經濟、文創經濟....。但貼近消費者的動能似乎是停滯不前的,而小農商品需要集結才有能量去打仗,用不同於傳統"產銷"的方式集結與包裝,才有機會贏得消費者。那麼,怎樣的商品品牌架構足以撼動這市場?

舉apple來說,推出成功的ipod、iphone、ipad之前,他們下了功夫成功預測了軟體的服務與硬體的結合並提供消費者最棒的使用者體驗,才創造了賈伯斯神話。舉近一點的例子,台中新社的薰衣草森林以幸福與夢幻為靈魂搭配者新社原本的山、森林等硬體,一年創造出了破億的業績。試想,農產品對消費者的重要與需要性可以建立到那樣的程度? 但是絕大多屬跟隨者的消費者關心的是"別人也有去"、"一定要我男人帶我去"、"不去那邊很落伍耶"。最近流行的議題南澳那群痞子種米,利用生態、農業、部落、企業等議題切入品牌,雖然我不認為這動能可以遲去多 久,但是起碼製造了很多話題。其中,這三樣不知道看出端倪沒有,其中新價值都是"消費者要需要什麼",這些人才順勢推出。

最近拜訪的竹南第一家幸福草莓園,半天的參訪,在主人謝大哥的招待下認識了這塊幾乎被忽視的沙地,我直接分析這邊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

  1. 交通方便,竹南交流道與台64線都可到達,腹地寬廣。
  2. 鄰近海邊,有崎頂海水浴場、風力發電機等景觀。
  3. 以有機種植草苺,消費者無疑慮。
  4. 基地面積大,種植區域與休憩區域廣闊。
  5. 低度開發沙地生態資源豐富。
劣勢:
  1. 品牌知名度低。
  2. 基地周遭無知名大型觀光地帶,人氣聚集不易。
  3. 基地無完整設施可供消費者休憩。
  4. 商品種類不足,消費者上門亦無其他商品可購買。
  5. 山線大湖地區以草莓聞名,競爭壓力大。
機會
  1. 目前社會趨勢流行體驗經濟,只要適度將基地環境整裡,可供消費者以工換草苺等體驗推廣。
  2. 社群網站串連容易,主題清楚的商品容易產生共鳴。
  3. 沙地種植作物屬突破性技術,意製造話題操作。
  4. 苗栗海線長時間被忽視其觀光價值,消費者易被新話題吸引。
危機
  1. 基地屬未完全開發或棄置狀態,整建經費高。
  2. 草莓產季短,產量不定。
  3. 商品定位不夠完整,消費者認同降低。
  4. 行銷資源不足。
商品不只是作物本身,一定是以貼近消費者的需求做論述,才有機會整合為成功的商品,是很多"農人"忽略的,傳統的農作物或者大型農場經營方式,不論其先天條件與資本密集程度,不是小農能望其項背,要突破並創造獲利,只有跳脫"作物導向"的思考,全然以消費者交度思考才有機會,於是,消費者怎麼想?.........

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每年九月中(西曆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此時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潔白晶瑩的露水即將凝結成霜,寒意愈盛,故名。


鋒面與低氣壓外圍環流的共伴效應讓蘭陽山區下起了1600mm的豪雨,瞬間的雨量讓平原淹水,水退了之後,氣溫也明顯降低了很多。過往這時間是宜蘭地區二期稻作的收穫期,大概也是冬季蔬菜的種植期,舉凡大白菜、 蔥、蒜、高麗菜、蘿蔔都陸續在這時間要開始種植。


陰雨的天氣是讓農人最頭疼的問題,總是披著雨衣在田間工作,也不知道是雨水還是汗水! 

用農夫的角度去感受

出身農家的我當然做過很多農事,但是20年前的事情了,耕田、插秧、鋤草、噴農藥、收割、曬稻、扛稻米...。某假日,一個不經意的對話吸引了我對鄉村議題的關注,陸續參加了一些有關鄉村、社區、農業的研討會與課程,開了這個blog紀錄我看到的一些農業議題。但,光說不練非好漢;從整理老家跟田地的念頭開始,我要種田了。上禮拜我跟堂哥拿了幾株草莓就拿起盆栽給他種下去,這禮拜,特地去買了蔥、蕃茄跟兩株葡萄,在老家前面的小空地開起懇來了,回頭體驗耕作的感受,不然講太多不免流於空談。

這半荒廢的小花園"植物"還真的挺多的,看到兩隻蜥蜴(石龍子之類的)爬蟲類,蟋蟀、蝸牛、蚯蚓,我想沒有人的地方就是動物的天堂吧。
在除草的過程中才知道小小的區域內有著豐富的"物種",所以才說要貼近土地才能體悟土地的真理,很多細微的微型小生態就在腳下。剛好,抓到兩隻正在交配的蝸牛,老弟說這是原生種,跟常見的非洲大蝸牛不同,地上還有很多蝸牛蛋,能說聲對不起"打擾了",將他們一到一旁去Happy。因為這是原本老家的花園,有些花草比我年紀還大,所以我就不想移除了,原本老母不知道哪弄來的火龍果(我認為是不是很好的植物,會亂攀藤)就被我一併移除,經過兩小時奮戰,大概整理出"一坪"了.....真的太感動,效率不是這次的目的,慢慢來....,附註.可減重1公斤。

特地去種苗市場買進了白蔥苗、"黃金蕃茄"苗跟"葡萄",因為女兒愛吃所以就想到這些作物,老闆問我要不要買10株,當下有想到是不是要自己釀葡萄酒還是高粱比較合我胃?...威...不要鬧了。

雖然我預計這批的作物不會有太好的收成,但是總是一個開始,已經預約了很多"客戶",還是要稍微認真一點。在我認真種植的過程中,堂哥在一旁指導我,說:草莓的葉子要剪掉,所以白色塑膠布內的草莓株才看不到葉子啦! 鄰居退休的大哥跟兒子騎腳踏車經過,也跟我分享一些他種菜的經驗,但是,真正在附近田裡工作的農夫都不理我。
草莓區的左邊慢慢的被我整理出另一塊,準備要種"三星蔥"的菜圃,很明顯石頭很多,讓我想到這邊的地名"大埔",百年前開墾這河床的先人一定搬過更多更大的石頭,我邊撿邊想著......."辛苦"兩個字。前天老弟幫我把桂花樹修剪了一 下,我也移開原本兩棵變葉木,花園馬上變成標準的菜園。幸好我媽不在,不然我又會被罵"變無蚊"(台語)。李小姐也有幫忙搬石頭跟負責拍攝以及適時提供茶水與香菸。

最後鋪上稻殼跟稻草,聽說可以防止長草。雖然不太整齊,但也是一番苦功阿!話說,三星蔥一斤產地價格80元,這應該可以長出個壹百斤吧,我快噱海了!暗爽。我伯母要看到我偷他們家的稻草,這禮拜應該會來找我訓話一番,這是題外話(每個家族都要有些故事,不是嗎?)。

蕃茄我分成四個地方種,因為不知道32株其實很多,救命ㄚ!右圖是種在庭院竹圍前的水溝旁,鄰居的叔叔還跟我訓話,說"草根石頭不要任意丟在水溝,會堵住排水造成其他農人的不便,That's Right! 互助合作是農村一貫生存的模式,基本原則還是要遵守。

至於葡萄苗則因為時間關係沒辦法種下去,先把它放在倉庫旁邊下禮拜等架好葡萄藤架再種下去(有人要來幫我架,真是佛心來的,收成時多送她兩顆葡萄,哇哈哈)。
以上結論,肌肉酸痛+手長水泡+心滿意足。農夫真的不是人幹的................................................。


仰山文化有機新宜蘭研討會後感-有機事業不能無機思考

星期五特地去參加由仰山文化基金會舉辦的有機新宜蘭研討會,與會的除了基金會董事長游錫堃之外,也邀請很多農業、社區與建築專長的學者;有些還擔任過國家級的行政幕僚,而宜蘭各界參加的也非常踴躍,我想有機與社區營造是被地方人士所認同與接受的,而有機的定義範疇很顯然超過我原本的理解,很高興參加這次的研討會。

我想,以環境來說,有機是對於土地、生態的回歸,大地與自然運作一切原有其規律與循環,人類必須以此為依歸,不然大地將以人力無法承擔的力道反撲。對農業而言,依期定義生產所需之農作物,以減少對土壤的衝擊。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難度異常高的觀念,在商業的運作下,有機農牧產品變成健康、時尚的商品,通過有機驗證的商品就是保健與優質的代言,也就是說大多數台灣人著眼的還是以個人為出發點的有機意識,而非大環境的有機共識。

與會的很多是經營有機作物的當地農戶(大多數),而他們切入這議題的角度有三個,一、希望轉型成較具經濟價值的農業型態,二、單一農戶與其他非有機的農戶污染問題,三、參與有機耕作後的農產品怎樣行銷。也就是說在農戶的意識型態上,經濟還是第一考量,而能夠吸引更多有機人口的參予也勢必要面臨"有機商品化"的課題。

有機的作物最大的定義在於"環境",而非作物本身、那大環境無法合的同時;除非是封閉的環境系統,否則一定會有互相干擾的問題,根本解決之道是在於大面積的投入,而以目前台灣的農地與耕作人口來看,很多零星(非單一擁有土地)的農地勢必要使用租賃或者代耕方式來產生團塊式大面積耕作。依我對三星地區的了解,除了(堅守崗位)的老農之外,其他大多數都是給親戚或鄰居代耕,慢慢也形成了大規模的種植,這情形會越來越多,也意味著取地集中農地使用權的趨勢會更快。然而,這趨勢所延伸的問題便是人力,而問題又丟回到"經濟面"。

就如同我其他文章表達的"Money Talks",沒有人願意作賠錢的生意,以潮流來說,現代商業其實提供很好的解決方法,而這方法很可惜沒有在研討會裡被詳細討論,也許,基金會本身不能操作商業,但嚴格說起來,理念與現實並沒有太大的衝突,因為不管是不是有機的生意,只要會賺錢的一定有人會投入,所以,看到錢景絕對是最大的動力。

仰山提出一個有機村的概念,值得肯定,但其執行卻也是基金會挑戰的重點,個人覺得難度與解決方案如下:
挑戰一
社區營造其實是點狀,而農地是塊狀,社區居民投入的資源從人變成了賴以維生的土地,整合這些農夫投入,依現狀來看誘因很明顯是不足的,如何吸引更多農戶投入?

研討會上提到,保證收購價格或補助其轉型期的虧損或者政策性採購,除官方的政策要實施不是短期內辦得到的之外,由於有機作物的成本相對高於一般作物,對於公部門的採購壓力而言,除示範作用之外,要來消化這些作物根本不可行。

我的看法:

  1. 既成有機農戶的強化推廣,讓其他人看見有利可圖,勢必會吸引其他人跟進,依照台灣人一窩風的性格,當鄰居賺大錢的狀態被獲知,其他人無不跟進了理由。
  2. 既然資金與經濟壓力是投入有機市場的門檻,那對於商品的品牌與行銷絕對是基金會可以插手的,透過資源整合可以被創造出來的如同企業認購等模式,似乎是個可以暫時使用的方式,一來可以讓農家資金獲得補充、二來產生的知名度對於往後銷售是有絕對的幫助。
  3. 透過大型商務平台合作,以專區型態推廣,搭配商品來源區的觀光季活動,讓未參與農戶產生急迫感。


挑戰二
商品多樣性規劃,依傳統農村來說大多數以稻米為主要作物,單一聚落的能生產的"商品"便顯得太過薄弱,以三星鄉為例,除了蔥、銀柳、高接梨之外(這算是很多樣了,相對於其他鄉鎮來說),其他能夠吸引消費的誘因必須被建立。

我的看法:
商品不能只是產品本身,附加於其上"消費心理",才是需要被建立"商品素質",意象的渲染式商品行銷的潮流,因此消費者情感的滿足才是讓消費者掏出錢的主因,在食材消化最多的餐廳、加工商品(點)的推廣上,基金會是有著力點的。(很多餐廳都會以產地標榜自己的食材,如現在很多星級飯店以有機作物為食材,這是可以繼續被推廣的)。

受眾(消費者)對於有機的概念尚未成型,借重流行明星光環的加持,可加快趨勢的推廣。影視產業在推廣地方觀光與特產的效應已經被證實成立,加上創意的形象包裝下,受眾在落後恐懼的意識形態下,自然接受有機商品。


消費有機商品或過著有機生活的人,是否能操作為最時尚的人?如同人生沒參加過一次海洋音樂祭會被笑、沒拿Smartphone會被笑落伍。這些意象是可以被操做出來的。

挑戰三
一般有機作物的通路與產品特性,除非與大型量販或企業簽約契作,否則銷售通路限制嚴格。

我的解決三
有規模或者已經投入多時的有機農場,尋求大型量販(南澳的合作社已有人結合當地量販店)的上架,銷售量上我不知道,但起碼這是個起點。

一般小農必須以宅配方式進到消費者手上,需降低物流成本,以提高商品競爭力。基金會要下手有機市區的營造,解決商品流通是一個最先要被考慮的問題,不能讓參與者喝西北風。
因此與物流業者締結合作關係,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方式。

理論上,以市集為出發點,是不錯的起點方式,目的是集結商品與人氣,進而發展成品牌也是一條路,市集的經營者是該企圖要這樣做的,當然,有些市集的理念是以地產地銷的方式在經營,那消費者的群組數是必須要可以支撐市集的,那市集建立的地方勢必就是一個重要的參數。

另話)
依我看代所謂市集的形成,主題是很需要被確認的,以我看宜蘭地區有幾個自然形成的市集,天送埤的卜肉市集(因為卜肉有名),其原先是清水地熱的買鴨蛋中途站與村落形成的小市場,但近日因"觀光客"形成了假日商圈,仁山苗圃、大進村,這幾個地方都因為"特色觀光"而自然形成觀光市集,廣興(長宏加油站)的省道上,近日也形成一個假日的"過路市集",台灣地方的某些人文特性,如果有被細心觀察過,會讓經營者更容易貼近消費者。

思考方向往往決定了一個"事業"的成敗。

結語,眾人之事叫政治,眾人為有機努力之事,叫做有機政治學,有機農夫(友善農業)賣商品之事,叫做有機行銷學,不適用於其他商品的範疇,有機就要有機的思考。

告訴消費者有機的生產成本是最低的,雖然傳統的生產看似便宜,但其實要付出的環境成本是遠遠高過想像的,教育消費者有很多方式,我看,大多數的有機生產與行銷者,還陷在無機的框架裡(也許當下的我也還是)。所以,稍早,我種下了蔥跟蕃茄,試著成為生產者,種下作物那一瞬間的成就,與貼近土壤的快感.......,我將酸痛的訊息發布在facebook,過了10分鐘我的第一張訂單就出現了,"養活你的好朋友,也養活你自己"。

作物與土地不會跟消費者有情感的連結,有連結的是人的感動,人可以編織幸福典故、創造被認同的品牌,舊時代的農夫不會說故事;或故事太雷同又被濫用,也因此失去市場的獨創性,舉個例子: 某某高科技的職員放棄百萬年薪,亦然的回到老家開創!@#$%^&、耕作N年的老農、唐山過台灣、客家硬頸、回歸傳統.......是不是很相似?

當然,大多時間我以行銷人的角度看待有機的事務,有很多地方的困難與現實我沒特別去切入,人文、環境、土地.......加入這些議題的關懷其實可以更輕鬆一點,有機事業有其優勢只是還沒被深入利用。


















有機農業的下一步

最近常常閱讀與瀏覽很多有機農業的網站與報導,常常看到以下幾個關鍵字: 高學歷回鄉、永續經營、關懷土地、無毒、友善、防癌等.....。看了之後覺得對於這些有心在有機農業上努力的農夫們有點擔心,畢竟買賣就是商業,這些議題嚴格說起來能夠勾起消費者意識的動能太過薄弱,就算官方與民間在大力推廣,但卻不是藍海;也看到有機農業自己削價的自相殘殺、也看到榖東這個原本有精神領袖意涵的腳色淡出。故事可被塑造成一時新聞點,但背後逤能產生的消費動能,其實目前還是沒有看到效應,也許還要先進們的努力與革命才會有更多的族群進入這市場,但,其中所有的先烈開墾的路都看不到一個東西,叫做包裝。

以這些議題包裝的產品沒有辦法引起大量的共鳴,以行銷人的角度來看目前市面上的產品,大多還是等待、再等待,以小市集作為群聚效應的起點,而這些市集的發起人(組織),很明顯也還沒真正進入行銷的核心價值。就市場通路面來說,傳統果菜市場、大型量販超市、便利超商,這些所謂的有效通路根本切不進去,因此商品流通只能靠網路、實體小市集,但各自規模不大無法產生有效的商品流通,只能靠著零星的口碑傳遞。統一生機、永豐餘這兩家上市公司投入有機農產產銷恐怕就把台灣市場吃一半了。

唯一有機會的只有結合地方社區特色、體驗觀光作為跟這些大型企業一搏的機會,別無他法,不然只能被收編或者眼睜睜看他藉由大家開創出來的鄉間小路被鋪上他們柏油跟汽車。而這其中的整合就變得異常奧妙,如果資金充裕,當然可以霸王硬上弓,架構出跟這兩家一樣的生產、行銷、配送規模,否則,就等著被吃豆腐。

先看一下統一企業花了多少心思在鋪路,Lohas 、簡單生活節等主題都早在10年前就在他們的規劃下便成具有商業價值的標的,姑且看捧紅的明星就知道;陳綺貞、盧廣仲等等,如果不知道這些企業財團在搞什麼鬼,那現在你大概可以知道這背後的商機是怎樣被建立的吧?! 回過頭來看這些小型有機農戶,在沒搞清楚之前熱血的推廣,搞清楚之後大多會被收歸這兩家旗下,在來就剩下幾乎沒有商業價值的"小農"了。政府推廣、民間被洗腦接受,先被"認證"機構吃小豆腐,在來就被財團收割,這是某種台灣之光吧!

行健有機村,是我認為最有機會成為品牌的有機合作社,雖然起步比較晚,如果整合的人有遠見,對在地的溝通進而產生的行銷意識,是會有機會進入市場的,前提是,目前這樣的行銷包裝還差很遠,目前我只看到零星的報導,沒有跨界的視野是挺可惜,扮個有機烏茲塔克也許有機會,再把品牌知名度擴大。進而、成為台灣有機的第一品牌。依造台灣人的消費意識,這是一種很低俗的作法,但是,絕對有效。

中秋

以往宜蘭地區是一年二獲的稻米產區,現在因休耕政策,大部分都只種植一季,然後第二季灑上豆青改良土質,在來年當作有機肥料,中秋期間剛好是大多數農地將豆青犁掉的時間。這是一項很棒的措施,讓農地得以修生養息,避免土壤酸化導致的欠收。 圖中是七十多歲的伯父正用改裝的耕耘機犁田,這台機器大概25年了,我國小4年級也曾經用他犁過家裡的田,這畫面讓我回想到童年的某些時光,耕田、播種、插秧、鋤草、施肥、割稻、曬榖.....好多回憶。印象中,曾駕馭這這台鐵牛一邊高歌,還被鄰居當作瘋子,印象中,我因為操控不當讓它跑到田埂掉到另一渠田。
也許該思考的不是農田的本身,而是農夫在凋零中,這些奉獻給台灣過往的人已經隨時代消失中,沒有光環、沒有財富,只有傻傻的做,因為他們相信天地、相信肯動就有收穫,左圖的農地正好在我家正前方,是國小同學的田;最近被某財團給買走,因為我們這一代已經沒有人從事農業了,真的沒有了,我想我會是第一個回去的。

幫我家耕作的鄰居叔叔代耕的33甲地,雖然最近得到很多農業大獎,但是都60歲上下,也聽說無法做那麼大面積的稻田了,我想我應該先跟他學種田,如果他願意。這趟回去老家,除了烤肉之外,也拜訪幾個老鄰居,去了解一下現在大飲地區的農地耕作狀態,好像在幾年前也有有機農耕班,但是效果不好,我想還是老問題;驗證太貴,卻無法有相對應的收成價格,加上有機勢必要以大區域來實施,否則農藥、肥料的汙染是無法隔絕的。所以,官方推動一直都很不順遂,而有心往有機發展只好加入隔壁的行建有機村,雖然是不同村莊,但是這就是現實,賣永遠比種植還要重要,這是一種農村長久以來無解的狀態,而也是我要去解決的問題。做了就知道。


屋旁的竹筍竹竹筍,雖然是秋天但是還是一樣好吃,對於蔬菜只要是自己種的都有種特殊的情感風味,不需要太好的廚藝,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也許就是這道理。當然休假的這幾天,圖片中的主角也就陸續進到我的胃裡了。老母說: 你要種那就要先揪到人家買你的菜,這是重點,等待我規劃完成後,這是必然要面對的行銷課題,而這規模絕對不是只有這樣。接下來,我要去推廣我的解決方案給村民接受,可能沒人理我,但是我做我該做的事情,感動是一切的開端,不論是我被感動而做,還是被我感動而參與。



秋葵跟川七 ,只有好吃,這些都在我的種植計畫內,因為都是我偏愛的食物。我想除了蔥、蒜還有冬季的高麗菜、大白菜、同蒿、芥菜、蘿蔔、香菜,地瓜、冬瓜這些屬夏天的瓜果類蔬菜也是很重要的,現在我想不起來還有什麼可以種植,不過少說也有50-60種蔬菜的知事,是我要先去學習的。還有玉米,是我的女人愛吃的、花生是我愛吃的,多一點...,愛吃啥就種啥,芹菜、過貓、龍鬚菜、南瓜、筊白筍。YA....越想越開心。











我看合樸農業市集

合樸農業市集,這是一個很不錯的網站,由學者建立的有機農業社群,提供很多台中當地的有機農業一個交流與推廣的園地,裡面有很多第一手的農業與社區營造報導,算是台灣目前在這塊比較具規模的半官學組織。

認同是一切的開端,這是一種社會群體的女王蜂效應,而領頭羊帶領的方式向就是這群羊而要走的路,某成程度上這是一種半無意識的群聚,種田的不懂市場、懂市場的也不可能去種田,而領頭的大多具有半官方色彩的學界人士,而學界也許懂議題、懂現象、懂很多,但是卻不太懂市場與商品價值的定義,而懂這塊的商人無利可圖是不會介入的,也導致這些辛苦鄉耕耘跟推廣有機概念的先進,自掏腰包的努力奔走;找地方單位配合、找公司認購,而問題好像還是無法解決。在合樸的一篇文章裡讀到"有機的未來",是明確點出問題,但是,解決方案是?

慢慢的各地出現很多市集,除了大拜拜的效應之外,實在看不出有任何誠意解決這些"小"農的困境,而有能力辦市集的領頭羊其實只是製造問題而已,充其量就是逛街的人剛好看到去湊湊熱鬧,小農回家後要面對的問題還是不動如山。

不論什麼商品,只要是買賣,回歸的就是市場,而市場機制著重的就是需求滿足,很顯然台灣有心在推廣這塊的人還沒辦法通盤的理解,因為以社會工作者的焦度切入,而唯一能提供的就是"關懷",尚欠缺的對於商品化的認知,在於商品結構的研判與包裝上跟市場認知相去甚遠,也許,大家還在摸索著。

這還不是一塊大餅,也許麥已經種下去了,收割、輾麥在做成大餅的時間也許還沒來到,感謝這些先進起的頭,而我懷疑當商人嗅覺到這商機時,這些領頭羊變成出賣小農的幫兇還是真的替小農殺出一條血路,還是有待觀察。

市場是無情的大海,有情人要跨越兇猛的潮流,除了那勇氣與毅力之外,一艘小帆船可以獲得掌聲,達得了彼岸時也許也傷痕累累,摩西如果不知道紅海的潮水何時會退,那猶太人不可能到達迦南地。

領頭的人抓到要訣了嗎?

農村是個大公園



前幾天在思考的重點是農村給的印象是什麼? 正面的印象是:傳統、純樸、安靜、悠閒、善良、無為,而這些主題好像有都 是目前在行銷農村與社區的幾個大框架,然後再挑出來作個別呼應。今天,在臉書上跟學生聊到我要在我的田裡做一個跟傳統農村景觀都沒關連的裝置藝術,一台迫降的飛碟,這出發點我是想表達出,除了用創意來讓農村獲得關注之外,其他的作法都是大同小異;勾起了同情、疼惜、關愛等等...無關緊要的包裝題材,很顯然是無法讓特殊社會企業或團體來成就事業,頂多就是放放煙火。

農村是個大公園,怎樣的公園? 除了可以讓人體驗種菜、割稻、玩玩泥巴、烤蕃薯、看看螢火蟲或其他的DIY的體驗之外,還有什麼? 講真的,還真的沒了。

因為農村不夠好玩,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得天獨厚的山水景觀,有楓葉、櫻花、下雪、溫泉、白沙灘或大樹等被視為是美景的天然環境,也就是因為沒這些條件才變成農田,不然早就變成觀光區了。所以,怎樣的元素是可以裝置在農村裡? 結合上一段的內容,進而讓消費者喜歡來往農村、喜歡針對特定區域產生消費行為?

先思考一下難度在哪?如果以小單位的自營農夫可能簡單很多,因為資源整合顯然是容易多了,而以社區為單位的營造計畫,顯然是無法快速整合,不論是理念認同、執行的衝突、利益的糾葛都是勢必要面對的。而真的能夠以深度的吸引消費者注意的社區營造會是怎樣?


吸引目光 > 聚焦 > 認同 > 跟隨 > 忠誠 > 口碑 ,這是行銷廣告的通則,於是,我要這樣開始!


消費者來到此地,要看、要摸、要吃、要買、要拍、要驚喜、要幸福、要...........把農村的菜訂購回去。這主題要再深入了解裝置藝術的相關資訊。

無論如何要突破傳統農村的刻板印象,絕對是第一要務,而且要突破得剛剛好,迷宮、解謎的大地遊戲可以融進來嗎?加入GPS地圖的尋寶解謎遊戲,可以玩嗎? 玩過一變等於逛過整個農村的菜園,搭配APP也許可以玩出不一樣的農村體驗。

每個裝置藝術搭搭配著標的菜園,並提供一組Password,再App內輸入後進入問題,解答完後提供下一個資訊點的位置提示,依序解答完畢可獲得獎品。左邊是示意圖,以十個點來說,每個菜園都可以被走過一遍,題目設定跟菜園有關係,除提高遊客的參與感之外也順便行銷自家菜園,也許是個方法。